第两百五十五节 大盗陶榔儿(2/3)

细丝,被搓成了一条线,难怪找不到。见过七彩末形态的版图碎片后,再看到细丝状碎片,刘知易没有多惊讶。丈量了一下,细丝有五尺多长,比蚕丝还细。

至于那颗红豆,刘知易怀疑碎片可能藏在红豆之中。

看了一眼,决定先易后难。手握丝线,将身上几个碎片拿出来,布设成阵,很快就激发了细丝中的记忆信息。

很离奇,细丝的第一个主,是一黑山羊。第二个主,则是一个西戎部落首领,一个强大的武士。这个武士,带猎杀了一格外巨大的黑山羊,取下了黑山羊的羊角,发现品质非常好,找工匠打造成一张羊角弓。

弓很快做好,但找不到能拉动弓的弓弦。部落首领膂力很强,是西戎国有名的勇士,他拉断了羊毛制作的弓弦,拉断了一根牛皮线做的弓弦,甚至拉断了从中原买来的昂贵蚕丝制作的弓弦。计无可施之时,工匠建议,用山羊的筋来做弓弦,正好那山羊被勇士剥皮抽筋保存了下来。羊筋十分坚韧,他用来绑帐篷,此时取下来给工匠,工匠将羊筋捶打成丝,又将丝搓成线,最后做成弓弦,果然拉开了羊角制作的弯弓。

勇士有了强弓,此后更是如虎添翼,成为西戎国第一弓手,被西戎王招到王庭当将军。不幸遇见了白衣仗剑的莫盗书,向他挑战,将他杀死,取走了弓弦。因为弓弦是羊筋制作,所以刚才焚烧的时候有毛发烧焦的味道。

这根弓弦中,莫盗书的记忆很少,他显然还没能从弓弦中领悟出什么东西来,跟弓弦的联系并不紧密。

如法炮制,又拿出发簪。发簪中的记忆告诉刘知易,发簪属于一个西戎神婆,神婆信奉裟婆教,是一座建立在山中的裟婆寺庙的首领,裟婆教的首领都是。神婆的发簪,是一个信徒的供奉,百戎山脉层层叠叠,从山中流出的溪流往往能冲出一些宝石,因此西戎出产宝石,信徒是一个打捞宝石的苦工,他向神婆祈祷,希望得到指引,神婆给他指了个方向。信徒那边的河水里捞起了两颗小宝石,将宝石镶嵌在一颗鸟首形骨簪上,供奉给了神婆,希望神婆指引他能找到更多宝石。结果神婆果然让信徒捞到了许多宝石,神婆得到了更多信徒。

莫盗书在西戎地区到处寻找各种有神奇故事的,就找上了神婆,将神婆从山壁上的寺庙打落山崖,夺走了神婆的发簪。这个发簪莫盗书摸索的也不多,但摸索到了一点神异,他能通过发簪上的神鸟眼睛暗中观察目标。这双眼睛,可以共享视线。

刘知易最后通过白瓷杯,看到了莫盗书的大量记忆。这白瓷杯最早的主,也不是莫盗书,而是一个小镇上的戏法艺的。莫盗书自小出生在姬郡一个小镇上,镇上有一个集市,莫盗书家中以摆摊为生,子过得不富裕,镇上有一个老艺,以变戏法为生。莫盗书从小就对老的戏法痴迷,每次都凑上去看热闹,但没钱赏给老艺。老艺最拿手的戏法叫杯水车薪,他能用一个酒盅的水,灭一车着火的柴。老的酒盅里,仿佛有永远也倒不完的水一样。

靠这个戏法,每每能赢得满堂彩,无数想来拜师学艺,都被老艺拒之门外。莫盗书年少时,家中遭逢变故,摆摊的父亲被贵的马蹄踢到,没治好,死了。他母亲带着一个妹妹改嫁,他一个孤苦无依。这时候老艺找上莫盗书,问他肯不肯拜他为师。莫盗书没有任何犹豫磕,从此师徒两相依为命,老艺变戏法,莫盗书吆喝。就这么过了三年,莫盗书成长成了一个半大少年。也跟师傅学了好几手戏法,可是杯水车薪,老艺却始终不肯传授。

有一天,师徒两应邀去县上某个贵族家中表演,表演完后,贵族看上了老艺的酒盅,想要买下来,老艺不肯。本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回到镇上,当夜镇上的恶霸就带偷偷进老艺家,被发现后,直接砍伤了老艺,抢走了酒盅。

莫盗书跪在将死的师傅面前,师傅将杯水车薪的秘密告诉了他。一切都来自那个酒盅,酒盅是镇外的粗磁窑烧的。那一年磁窑烧了一炉瓷器,可是就要烧成的时候,磁窑窑了,一炉酒盅毁了。窑工把一车车的碎瓷片往河边倾倒,老艺路过,看到一只酒盅还算成型,就捡了起来,给了窑工一个铜钱。没想到这酒盅是无底的,不管倒多少水进去,都装不满,于是就有了这个戏法。

可是酒盅被恶霸抢走了,老艺临死前要莫盗书一定要拿回来。

莫盗书第二天,怀揣一把刀,开始跟踪恶霸。可是恶霸早有防备,反而将他打了一顿,险些打死。狗一样爬回家中,莫盗书从此开始隐忍。两年之后,莫盗书已经成年,两年来,恶霸时常欺负他,莫盗书每次都隐忍不发,甚至有几次被的趴在地上学狗,恶霸终于放松了警惕。于是在一次酒醉之后,后心被莫盗书一刀刺穿,问酒盅的下落。

可恶霸临死前怒骂,说杀他算什么本事,酒盅早就给了县里的贵。莫盗书没有放弃,拿回酒盅已经成了他的执念。他去了县城,以很低的价钱,把自己卖给了贵族家里做仆。每天着最苦、最累的活,一句怨言都没有。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