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八节 书中自有黄金屋(2/3)

说着,外面一个声音响起。

“玲珑还没睡呢?”

听见这声音,丫吓得浑身哆嗦。

小姐脸色也有些惊慌。

“爹。睡了,有事明天再说吧。”

“有一个诗会,刘知易也会去,你要等得及,就明天再说吧。”

屋里发出杂声响,紧接着房门就开了。

一个老父亲用溺的神色看着儿,一脸无可奈何。

一前一后,来了书房。

小姐迫不及待的问道:“爹,什么诗会?”

老父亲说道:“下个月太后寿辰,有同僚提议,办一个诗会,写诗为太后祝寿。太后闻言,特别下旨,请前两届在京进士上苑赴会。刘知易诗才绝伦,礼部尚书特别在名单上写上了他的名字。太后旨意,他必定会去。”

小姐先是一喜,又是一愁。喜的是,刘公子又要写新诗了,自从去年军中那首《醉里挑灯看剑》后,刘公子就再无诗作传出,十分可惜。愁的是,太后寿诞诗会,才子云集,这样的盛会,她却去不了。

老父亲道:“你想去的话,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小姐点点,皱着眉:“没有其他事的话,儿就告退了。”

“慢着。听说你昨支了一千两银子?”

老父亲面色沉,一千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朝廷赐给立下功勋的三品以上大员百亩以上的宅子,不过五千两银子,当然这是官赐,跟市价不能比。普通老百姓在京城,可不敢住这么大的宅子。

小姐脸一红,咬牙承认了:“我支的!”

老父亲继续问:“做什么了?”

小姐道:“我存进银行吃利钱。”

老父亲眉一皱,自家儿向来不沾铜臭,如何关心起理财来了。他是户部郎中,要理财的话,方法多得是,不需要放在别的银号里。

但他没有多问,他很放心自家这个儿,因为她心气太高,不可能做出别家儿那些腌臜事,这满京城的男儿,就没几个她看得上眼的。

“玲珑。为父还问清了一件事,我家与河姜家是同宗,不过太远,前朝战,河姜家流落河。刘知易的母亲刘姜氏就出自河姜氏,算起来她还是你姑姑。”

小姐一听这些,心里惊喜的同时,又有些悲凉,老父亲为自己的事碎了心,看着父亲鬓角的华发,她眼中升起雾气。

老父亲道:“爹尽力了。这次诗会你想法去参加,要是能与刘知易相识,了了心事,以后我在去姜家联宗,你与他后也是表兄妹,还可继续来往。要是你看不中他,断了妄念,这门亲就不用认了。”

姜氏,小门小户,真不了姜郡豪族的眼。

小姐点:“父亲费心了。儿没有妄念,儿只是不想嫁。”

老父亲苦婆心,换来的依然如故,不由怒了:“这还不是妄念,岂有儿不嫁的道理。说出去,爹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小姐倔强:“金川郡主十八岁束发,誓不嫁,我已双十,也可以束发!”

老父亲骂道:“混账东西。我家与岭南王那匹夫之家怎能相提并论,我家世代钟鸣鼎食,恪守礼法,你要气死你爹啊!”

小姐屈膝:“儿不敢,儿乏了,爹也早点休息。儿告退!”

迈开碎步就走,不给老爹继续教训的机会。

出门前听到一声长长的叹息。

老父亲无可奈何,这个儿被他惯坏了。

他最近官运亨通,可不是没来由的。岭南王南征,征伐三十万大军,其实是一场小仗。但却帮了户部大忙,桓帝时期,朝政荒废,党争不断,朝臣正经事不,一门心思的捞钱,吏治极坏。几十年来,户部的账上,积压了太多亏空。这次南征,朝廷花费了三千万两银子,真正花到军队上的,连半数都没有。

他作为岭南司的员外郎,负责大军军资供给,利用这个机会,平了几十年来亏空的账目。这可帮了多少在任的,历任的官员。事后他当然会官运亨通,不但升了郎中,侍郎也有望。

仕途平顺,唯独家世不齐。

他有三子四,没一个成器的,就这个小儿出息,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学识上,能跟他这个父亲理论一二,而且很早开悟,修为不俗,可惜是个儿身。

由于是幼,又有才华,他这个文就多了几分疼惜。另外儿出身奇异,他笃定儿有大机缘,更是溺无比。

只是越长越让他揪心,才学确实出众,却眼高于顶,满朝俊秀,硬是看不上眼。直到刘知易横空出世,几首诗词将她勾的魂不守舍。

只可惜他虽然来了官运,可终究是晚了,一个区区郎中,可不在这大才子的眼,通过各种方式暗示,刘家就是没有表示。

可这儿死了一条心,说去刘家提亲,就说由父母做主,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