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节 上苑诗会(2/3)
那首《楚狂》,当时在豪门盛宴上给曾鸿解了围,也给他带来了大机缘和大麻烦。孟章出身也不俗,他是孟氏后
,跟太学学正孟曾还是亲族。
“刘兄,多不见,风采依旧啊!”
曾鸿客气道,这狂还会说奉承话了。
刘知易回道:“曾兄别来无恙,听说高升了。”
曾鸿是翰林院庶吉士,南荒战后升上了编修,原因是战争期间,帮助太后分析战,很得太后赏识,这都是给
看的,实际上还是背后有
好做官,当了祭酒徒弟,虽然祭酒没有公开现身,可谁都知道祭酒回来了。太学祭酒的影响力巨大,太学系官员都会给面子。
曾鸿叹道:“刘兄切莫取笑,刘兄之能,只怕状元唾手可得,区区翰林编修,不足挂齿。”
谁敢说区区编修,这是榜眼、探花才能直接得到的职务,起诏书,为皇帝讲解经典,是天子近臣,进
内阁的机会,比普通官员大了太多。
景德元年的恩科和二年的正科两届进士站的泾渭分明,各自都有一百出的样子。刘知易跟曾鸿寒暄几句后,又去正科世子那边走动了一圈。有几个认识的
,六大门阀的公子们宴请过他,之后没有往来,也算一面之缘。
“那些是什么?”
除了两科进士外,还有一群站的更远,不像进士们大多骑马赶路过来,那群
则几乎都坐着马车,刚才没注意,还以为是马车停放在一起,仔细一看车上都有
。车外除了车夫外,大多还有一两个男
骑马跟随。
“是京中才。”
赵郡门阀公子赵居说道,眼神中充满不屑。
有子参加,刘知易还真不知道,他收到礼部送来的扎子后,就一直待在太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并没有太在意。
“是公主牵,京中官员
子为太后祝寿,也要在上苑办诗会。与我们一起,但各分一处。有好戏看了!”
说话的是一个不认识的年轻进士。
六大门阀公子普遍年长,沉稳持重,不会有这种轻挑言行。
“刘公子不认得在下了?太学法家张钧。”
太学是科举大户,太学生都有资格参加科举,偶尔有才子落榜,偶尔也有普通学生高中。
张钧在太学并不出名,刘知易真不认识他,可太学法家弟子基本都认识刘知易。
也不掩饰连忙道歉:“张兄恕罪。眼拙了!”
张钧笑道:“刘兄大才,自然记不得在下。今可要小心,这些才
可不简单。”
刘知易听的出善意,歉意道:“谢张兄提醒。”
张钧道:“刘兄风太盛,怕这些
才子大多都是冲着你来的。万一有心刁难,刘兄还是小心为上。”
刘知易再次拱手感谢,有跟其他几个认识的进士打过招呼。
这时通苑门终于开了。
出了通苑门,就到了皇家园林,左手边是一片山野,这里也属于上苑,但却是猎场,围猎时使用。右手边有苑墙,墙后是正对皇宫的巨大花园。墙中树木繁多,不甚高大,少有超过墙的。相比皇宫中不能种树,上苑里的花
树木繁多,但都不能太高,不能太密,以免给刺客隐藏提供便利。
沿着墙下兵马道,走了两百多步,有一座门,门上写着上苑西门。
上苑西门已经打开,城上站着御林军,门守着金吾卫,戒备森严。平时荒废,今
太后要亲临,不敢不森严。
进了上苑西门,放眼望去,尽是各种各样的花树木,仿佛进了花卉博览会。假山石,活渠水,水渠流经玄武门旁的水门,流
皇宫的西
池。
沿着水渠,两岸木繁多,却不密植,错落有致,有的花开正好,有的刚长出花苞,有的只有绿叶。
此时从玄武门中正走出一批宫。
刘知易马上翘首以盼,却被谢玄拉了一下,“低”。
刘知易顿时明白,这些宫中,可能有魏太后。一行宫
走出玄武门不远,在河边一处凉亭停下,凉亭立刻被金吾卫封锁,一个小黄门匆匆跑了过来。
“太后有旨,众才子、才可以随意游园,勿须拘束。”
小黄门走后,刘知易朝凉亭望了一眼,亭子四周搭着帷幕,看不清楚。
虽然太后有旨,让大家不要拘束,可没往亭子那边去,而是往北走去,北边有一座桥,桥那边才是上苑
处,一丛丛花卉、树木像太学里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探讨学问的才子。
进士们走在前面,一点都没有士优先的觉悟;才
们走在后面,主动不与男子争胜,
脸上都戴着面纱。只有一个没有戴的,竟然是谢韫,她虽然跟谢玄一起进来,却主动去了
子那群。看她跟几个
子说说笑笑的样子,竟然还是相识。
“好诗!”
不知是谁先赞扬一声,接着夸赞之声,相继响起。
刘知易看到,不远处的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