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演义】(01-04)(11/16)

浪的运动高潮

撤区并社,一夜间的时差,肖文礼被县委一张白纸上的油印黑字,给调到了

南屯镇。他发扬部队上的雷厉风行作风,背上了用了多年的军被、挎包、水壶,

骑上自行车,行程九十多里山路、来到了九个乡镇之一的——南屯镇,任镇委书

记。

现在的南屯镇,是由原来的四个乡、一个镇合并的镇府机构,直接隶属县里。

南屯镇是一个丘陵地带,西部是半山区地理环境。北部地接县城新华镇42公里,

有一条乡间公路绕行远方。南屯镇气候适宜,具有日照充足、热量及无霜期均衡、

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凉、四季分明的特点。全镇四周山峦叠嶂、中间丘陵起伏。

山地面积6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2% 、地形为东北、西南、中部高,西北、

东南较低,牤牛河两岸为开阔地。全镇总耕地面积10,5949亩、山林面积

34,5万亩。全镇52个生产大队297个生产小队,现有人口74,482

人。镇政府所在地南屯大队,有汽车通往县城,每天跑一个来回。生产队的主要

农作物是玉米、高粱、大豆、谷子,也有少量的水稻。镇办企业有人蔘场、香菇

园、木耳基地、养猪场等。

人民公社化后,实行的体制是「三级所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

队为基础」。集体出劳务,记工分模式,秋后统一核算出分值,然后现金兑现分

配给个人。从过去的单一农户、组为单位的生产体制转型为集体化的,统一分配

劳务、统一计划种植作物、统一管理生产资料、统一分配收益的「大帮哄」的计

划经济时代。基本上实现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活干,啥都不用管、队长说了算。

干部的编制出现极不稳定状态。「八品芝麻官」在合并前,各区、乡镇趋于

饱和,合并中大量削减,合并后工作一段发现人员严重不足。随着革命形势的不

断发展,各公社x委、政府与对上级部门的业务对口单位越来越多。正式在编干

部严重超负荷工作,各项工作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此,各地政府都采取了招

聘「半工半农」的干部,也叫「亦工亦农」人员,上班顶岗。具体做法是从各生

产大队选拔年轻、身体好「根红苗壮」、未婚、有初、高中文化并具有一定特长

的十八岁——三十岁以下的优秀人才,经贫下中农推荐、大队x支部审查、公社

管理委员会批准、最后由公社x委任命才能到公社机关上班。这些人,实行的是

干部管理,半脱产,即在公社机关工作六个月,每月工资25,80元;然后再

回到原籍的户口所在地生产小队,参加半年的体力劳动,享受社员待遇一律挣工

分。由生产队管理六个月。有的地方,对此种干部的称谓 不同,也有叫做「亦工

亦农」干部的。无论怎样,就是没有任何人,任何机关有个说法会何时转正、是

否给编制。尽管如此,广大农村青年还都是可望不可及,望梅止渴,渴望能跳出

「农门」有个出头日。绞尽脑汁、投亲靠友做梦都想当「半脱产」干部。

肖文礼与镇长项东方最头疼的是,原有的四个乡镇,在编制内的干部合计是

83人,除去一、二把手都调出外,还余4个副书记、12个副乡长、4个人

副主席、4个武装部长。这些个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占着编制数,但是领导

编制却严重超编。本来是2个副书记、4个副乡长、1个人大副主席、1个武装

部长是正常编制,也是完全可以开展工作的。现在是领导太多、人浮于事。县里

迟迟没有态度,肖文礼多次请示组织部尽快调整,但就不见下文。实行公社化后,

又新增设了多个对口的镇政府机构,对县里各业务单位如:扫除文盲实行业余教

育,(设业教助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设文化 站长)、机关账目分类,

(设会计)、抓治安防范,(设公安特派员),成立了共青团委、妇女联合会,

又得配团书记、妇联主任各一人。这些仅是机关内设机构,并且还在不断的增设。

而在社镇直属机关,扩增的机构、部门就更多了,如:广播放大站、农业站、种

子站、水利所、畜牧站、农机站、林业站、粮油供应站、卫生院、中、小学校;

哪个部门少者三、五人,多者十几到二十 多人。大部分都是以农代干或者是代课

老师、民办教师这些人来充实、顶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