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 临安篇(2/36)
现金,云氏手中还有六十万金铢的纸币,如果云氏与自己翻脸,一下就能拿走自己九十万金铢的现金,等于自己资本的一半。这个可能虽然很小,但也不能说没有。
另一方面的隐患也不能不戒备,既然秦桧能用流言把纸币全推出去,再有一则纸币无用的流言出来,说不定全临安的都跑来挤兑。到那时,只要有一个金铢的现款兑换不出,程氏钱庄的招牌就砸了个
碎。
为了体现纸币的信用,程宗扬让云氏暗中控的两家粮行,自己掌控的通源行,以及死
臣赶在火灾时抢购的建材物品,出售时全部挂牌接收纸币。同时对工地上招募的工匠承诺,工钱每
一结,但一半由纸币支付--别说如今纸币在临安正吃香,就算纸币无
问津,只要每
完活,能用这些纸张从粮行换来实打实的粮食,工匠们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程宗扬甚至还和明庆寺的和尚们商量,庙中的功德钱、香火钱都接收纸币,由钱庄负责兑换。如果明庆寺肯把收来的钱铢存在程氏钱庄,钱庄提供给寺庙的利率为年息三分。明庆寺也不含糊,狠狠收了一笔好处费,答应了接收纸币,存款的任务却没能谈拢--明庆寺自己也往外放贷,利率更是高达年息五成。如此豪迈的手段,让程宗扬对放这帮高利贷的黑心和尚愈发刮目相看。
如今临安的居民拿到纸币,可以去粮行买到粮食,或者在城外买到急缺的砖瓦建材,还能到明庆寺买来香纸火烛捐献功德。各处商号把收来的纸币拿到程氏钱庄兑换成现款,程氏钱庄再用工钱的方式把一部分纸币释放出去--虽然整体规模极小,但起码这些纸币已经开始流通,越多的开始接触纸币,也越能体会到纸币带来的方便。
程宗扬抱肩看着窗外的暮色。从二月十七自己到临安,不足两个月时间,程氏钱庄初具雏形,屯田司员外郎、宝钞局主事两顶官衔,太师府、太尉府、皇城司、大内、六部官员……各处关系该摆平的摆平,该拉的拉上,还白捡了一个通源粮行……让旁观者看来,简直是高歌猛进,无往不利。然而如此顺利,却让程宗扬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自己一个失业的废柴白领就能在六朝呼风唤雨,以前那些 穿越前辈怎么个顶个的那么倒霉呢?岳鸟手握星月湖大营那样的强军,照样被雷劈得无影无踪,自己脚下会不会也是流沙?转眼就将自己吞噬得
净净?
自己手边最靠得住的势力,要数星月湖大营,其次是殇老、云家和高俅。
最靠不住的,肯定要数宋国官方。从风传老贾出事前后,官场态度的变化就能看出,别看现在贾师宪、蔡元长、韩节夫、史同叔等和自己称朋道友,一旦卸磨杀驴,绝没有一个手软的,能让自己光
,绝不会给自己留条裤衩。相反,如果能在朝中稳住脚,像梁师都、黄氏那样自愿带着家产甚至家眷投效的都不知有多少。可惜自己只是个客卿,出身不正,想站得稳,还需要更硬的靠山。
宋国最硬的靠山还不是宋主,而是进士衔--每三年考一次,每次录取三百来
,自己能考中的机率和被雷劈差不多。
程宗扬心里突然跳出个念,宋主年过二十还没有娶正宫,不会是在等李师师吧?瞧他那张 小白脸,倒和徽宗有七八分相似。如果真是徽宗,自己的公关经理出马,绝对是手到擒来……
程宗扬刚想到这儿,立刻在心里大摇其,如果这位宋主真是徽宗,自己肯定把李师师藏得严严实实,连影子都不让他瞧见。
李师师不是云如瑶那样的帐目天才,不过她外表看似柔弱,骨里子却倔强得很。自己刚才看的账目就是她用了两天时间,一笔一笔核算出来的。论起认真细致,比自己可强得多了。
程宗扬看了眼在内室翻看账目的李师师,禁不住又在心里摇了摇。自己把她请进公司,不是让她当会计的。可惜别的东西自己教不了,只盼着兰姑快些到临安来,私下里教教她风
,免得这块上好的 白玉被自己耽误了……
“会之还没回来吗?”
林清浦道:“没有。”
王禹玉顷刻间失势落败,别倒也罢了,秦桧倒比树倒猢狲散的王党还忙上几倍。这几
为着王禹玉往筠州赴任的事前后打点,整天出
王家,连钱庄的事也暂时放下。
程宗扬道:“准备三万金铢,让冯大法送到户部,给蔡侍郎。”
“是。”
冯源直到掌灯时分才回来,只带了一句话:“蔡侍郎已经清点过了,他说承 公子的,明
请 公子去家中赴宴。”
自己还兼着宝钞局的主事,属于户部的下设机构,不过宋国上下都把宝钞局看作临时机构,连衙门都没设,只是给程宗扬一个官方的名义而已,说起来蔡元长也算是自己的顶上司,请自己去家里赴宴,着实够给面子。
看到这批纸钞顺利变成钱币,蔡元长恐怕肠子都悔青了。可是纸币已经到了钱庄手里,想再赎回来就没那么 容易了。况且为着明年能继续发行纸币计较,户部也不好随意就朝令夕改。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