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 汉国篇(5/38)

豪士带走。

周围的目击者议论纷纷,程宗扬扭过头,一脸不解地望着朱老头,“光天化 日之下,当街杀人——汉国治安有这么乱吗?”

“这是寻仇,轻易不会伤及无辜。”

朱老头见怪不怪地说道:“没瞧见已经 有人抵命了吗?”

“说杀人就杀人,这个也太……太质朴了吧?”

一名少年大声道:“这贼子敢陷害郭大侠!今日伏诛,乃是天意!”

在那些少年大肆宣扬下,程宗扬很快弄明白了来龙去脉。按照汉国的习俗, 天子即位就开始修建陵墓,如今天子登基十余年,陵墓已经建成大半。汉国十分 重视厚葬,天子的陵墓并不是一座简单的坟墓,而是模仿世间宫室建起的寝宫。 除了陵墓 之外,还有一整套的城池宫殿,一切都与世间一样。为了让帝王死后仍 能享受世间的繁华,汉国甚至会在陵墓周围建起城市,把附近的豪族富户迁到陵 区。有名的五陵少年就是这些富户的子弟。

当今天子也是这样做的,但他气魄更大,直接下诏将汉国所有家产三百万贯 以上的富户全部迁至新建的陵区。据说编入迁徙名册的足有六万户,汉国豪族的 鼎盛可见一斑。

而这些被迁徙的富户中,有一位声名赫赫的布衣大侠,名声大得连程宗扬在 几千年后都听说过:郭解。作为游侠列传中的重点人物,这个名字几乎就等于大 侠的代名词。

问题是郭解名声虽然响亮,家产其实并不多,离三百万贯差着一大截。但当 地官吏觉得他留在本地是个大麻烦,于是把他的名字也报了上去。郭解的门客和 交好的友人多方联络,希望能把郭解从名册中剔除,甚至找到大 司马大将军霍子 孟,向天子转述郭解家贫,不适合迁徙。谁知一向对大 司马言听计从的天子很惊 讶地反问:“郭解一介布衣,居然能找到大 司马亲自说情,难道会很穷吗?”

霍大 司马无言以对,只好不再提及此事。

等到郭解迁徙时,由于家贫,各方受过他恩惠的人家都送来钱财资助,但当 地的官吏居然禁止郭解见客。郭解门下都是豪勇之士,被一个小吏欺到头上,当 即大怒,刺杀了为首姓杨的掾吏。

汉国豪杰慷慨悲歌,郭解的门客固然气血豪雄,杨家也不是任人欺凌之辈。 杨家送葬之后,立即派人赴洛都告状,却没想到已经有人守在伊阙,以至于酿成 血案。

那些少年,包括杀人的豪士,其实根本没见过郭解,只是钦佩于郭解素日里 行侠仗义,才毅然出手。为了不连累郭解,动手的豪士还主动留下来顶罪。

第二章

伊阙往来的行人本来就多,眼下又出了这样一桩血案,士卒们还没有清理干 净,周围已经观者如堵。听到那些少年慷慨激昂的诉说,众人大声叫好,不少人 砍刀斩地,感叹这些侠士的义气。只有一名文士说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解之辈,动辄杀人,何得称贤?”

那些少年闻言怒道:“郭大侠仗义疏财,急人之所急,为人排忧解难,不顾 己身。侠义之气,世间无双!哪里来的腐儒,也敢非议郭大侠!”

那文士毫不退让,“郭解其人,不过是自喜为侠,说来说去,无非是好名而 已。”

一众少年群情激愤,“胡说!郭大侠行侠仗义,从不使人知晓。只是受助者 感念郭大侠的恩惠,才宣扬出去。便是我等游侠儿,偶然有机会为郭大侠效力, 也从来不曾留名。哪里像你们这些腐儒沽名钓誉!”

文士道:“侠以武犯禁,有郭大侠作榜样,教出你们这帮睚眦必报的少年, 一怒而杀人,置王法于何地?”

守卫的士卒被双方的争吵惊动,重新过来。那些少年翻身上马,对那文士叫 道:“腐儒!可敢留下姓名!”

文士朗声道:“河间郑子卿!此番来京,求学于云台书院。诸位若有指教, 郑某自当静候!”

少年愤怒地盯了他一眼,然后呼啸一声,离开关隘。

程宗扬好奇地看着那名文士,这小子真有几分胆量,敢和一群热血沸腾的游 侠少年当街争吵。把自己换成这个儒士,还真不一定敢出头,不是打不过,实在 是犯不着。

太史公的游侠列传自己只是略略翻过,隐约记得郭解的下场是族灭,但究竟 为什么被族灭,就没有什么印象了。如果历史没有走样的话,被勒令迁徙之后, 郭解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了。虽然自己对这个列入正史,名震千古的大侠很有 几分好奇,但赶在人家临死的时候拉关系,显然不够明智。

“先去找鹏翼社。”

程宗扬找出自己记的地址看了一眼,“通商里,位于洛 都西北,紧邻西市。上面说西市是洛都九市最大的一个,看样子地方不错啊。”

朱老头乐呵呵看了场热闹,倒是没说什么酸话。这会儿正背着手牵着跛驴走 在前面,路过茶肆时,他忽然停住脚步,佝偻的腰背微微挺直。

一个瘦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