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成吉思汗 术赤降贝加尔湖2(1/2)

大家都点了点,因他讲的确实通俗易懂,成吉思汗又补了一句,“可惜的是,我们不如汉,甚至还不如附属于我们蒙古国的畏兀儿,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文字,可我们还没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因此,现在的《大札撒》还是形式的,等有了文字,再整理和编辑成册下发。”

为了加强封地的管理,成吉思汗还将不儿罕山以东的领地,按远近程度,分封给了哈撒儿、别勒古台、合赤温和帖木格四个弟弟,并将他们封为亲王。

哈撒儿是大弟弟,因而领地远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兴安岭也包括在内。当哈撒儿去封地时,成吉思汗还特别嘱咐,要他开始寻访兴安岭的盲骨子,并与黑河以北的生真和契丹搞好关系。

契丹的辽国,被灭亡后,很多契丹为了避难,逃到了黑河以北,成吉思汗准备攻打金国,当然想借助契丹的力量,毕竟契丹和蒙古都受到金国的压迫,是共同的敌

四个亲王弟弟,都有了封地,成吉思汗开始培养自己的四个儿子,准备再为他们打下一片江山。

蒙古国成立的时候,蒙古高原的东西部和南部,都纳在了管辖范围之内,只有北边贝加尔湖地区的“林中居民”,还没有征服。

贝加尔湖地区,也就是当年苏武放牧了十九年羊的地方,那里森林密布,周边的森林部落也是蒙古,主要以渔猎为生,住在由树搭建的窝棚里。

这个时候,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属于金国,湖以西的各部落,还处于分散状况,这恰好给蒙古国提供了机会。

成吉思汗为了锻炼大儿子术赤,便派他去征讨贝加尔湖以西的各部落。

当术赤带着马,沿着色楞格河,快到贝加尔湖地区时,已是秋天了。

路边上,到处是红得诱的覆盆子、蔓越莓等浆果,点燃了蒙古大军的激

林中的河流里,挤满了从贝加尔湖到各支流产卵的大马哈鱼,这些色彩斑谰的鱼儿,味道非常鲜美,使不吃鱼的蒙古,也非常喜欢。

同时,由北极向南迁徙而来的野生驯鹿,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原野。驯鹿无论公母,都长着角,成群的乌鸦跟着鹿群,站在它们的角和背上,帮着清除身上的寄生虫。

秋天是驯鹿发的季节,公鹿之间争夺母鹿,热衷于打斗,很容易捕杀,鹿和鱼给术赤的军队,提供了大量的食,覆盆子和蔓越莓则是餐后的甜点。

当秃马部、朵儿伯部、斡亦剌部等部落,先后闻风而降时,已经到冬天,术赤便留了下来,准备待到次年春天,再带着这些部落首领,去觐见父汗。

这个时候,贝加尔湖已被厚厚的冰层冻上了,周边地区也成了林海雪原,术赤对这些陌生的景致,不禁产生了好奇,便在当地首领的邀请下,参加了林中部落的冬猎行动。

当地都有家养的驯鹿,他们穿的是鹿靴、鹿皮衣,吃的是鹿,喝的是鹿血和鹿,还就着盐吃生肝、生,男还喜欢喝淡甜的桦树汁酒,术赤在当地的影响下,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原始而野蛮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各部落首领的尊重。

“林中居民”也信奉萨满教,在当地萨满的带动下,每天用过晚餐后,大家便抽出半个时辰的时间,一家围坐在火塘前,开始默不作声,一起凝视着火焰,不时听着“噼啪”的声音,认为这是最好的自我修炼行为。

为了与当地打成一片,术赤也经常参与静坐,更是得到了大家的戴。

当然,术赤更感兴趣的,是与当地去猎驯鹿。

当地主要的通工具是驯鹿,而不是马,驯鹿的蹄子宽大,蹄子底部中间的裂纹很,悬蹄发达,能触及地面,比马更适合在雪地和崎岖不平的地面行走。

术赤也尝试过,但驯鹿背上没有挂鞍子,骑惯了马的,坐上光溜溜的背上,感觉非常辛苦。

每家每户都养了一群驯鹿,平时放养在外面,驯鹿需要吃盐时,自然就会回到窝棚讨盐吃,只要看见的手心里有盐,就会上前来舔舐,很是温驯。

需要抓鹿时,只要带上盐,再用棍子敲打树,驯鹿听到敲打树的声音,就以为主要喂盐了,立即跑回来,很容易被抓住。

本地在冬天打猎,一般是穿滑雪板,术赤练了好几天,才勉强能用,速度也比当地慢多了。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这一天,术赤与当地穿着滑雪板,去雪原上捕杀公驯鹿。在冰天雪地里,眼前几乎都是冷色调,只有微弱的阳光,才有几分暖色,连这里的太阳也怕冷,脸总是冻得通红。

野生驯鹿一旦受到惊扰,立即就奔跑起来,雪原上便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扬起漫天的雪雾,使猎杀驯鹿的活动,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迷离感。

由于积雪很厚,公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