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长袖善舞(1/2)
李元瑷将自己接见扶余义慈与金庾信的
况向李世民细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做决定之前,李世民已经事先了解了大致
况,故而并不怎么在意,而是问起了李元瑷对于扶余义慈与金庾信的评价。
“你觉得扶余义慈、金庾信如何?”
李元瑷细细思量片刻道:“都算得上的
中龙凤,扶余义慈能屈能伸,颇有气度,今
受此大辱,依旧能沉着应对,很是了得。至于金庾信,心思机敏细腻,眼见智慧皆是上等。皇兄可知,金庾信盯上了我们缴获的高句丽铁甲了……”
“噢!”李世民意外的惊疑了声。
李元瑷道:“就在宴席结束后,约莫半个时辰。金庾信再次找上了臣弟,他说见我军兵士多有冻伤。他以将消息传回国内,举全国之力,为我军筹备
药。想来就在散会后的那点点时间,他细心的瞧出了一些端倪,为我军提供好处。他给我们提供便利,我们作为天朝上国哪能不还礼?”
李世民双眼也露出赞许之色,道:“那就依他所请,就依市面价值跟新罗换药材,相比那些无关紧要的铁甲,将士的伤才是最重要的。”
李元瑷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高句丽的铁甲在李元瑷、李世民眼中算不得什么。
高句丽的冶炼技术与中原不能同
耳语。
他们的铁甲质量上不得台面,唐军是不可能穿高句丽的劣等铁甲作战的。
缴获来的三万铁甲,搁在他们手上很是
肋。想要再次使用,得运回中原,重新熔化冶炼。
现今大唐并不缺铁矿,特地从大东北的运三万打磨过的铁甲回去,有点得不偿失。
他们大唐瞧不上,新罗可是馋的紧。
金庾信也是看穿了这点,才会做这笔互惠互利的
易。
“如此说来,这个金庾信,还真是个
才。”
李世民
才之心动了。
李元瑷道:“确实不一般,不过在臣弟看来。不管扶余义慈还是金庾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
李世民好奇道:“什么?”
李元瑷笑道:“海东太小,导致格局太小。看着他们的战绩,臣弟险些笑出声来。想我中原各朝名将大将,为攻一座城池,绞尽脑汁。在他们这里,轻轻松松就十几二十城的攻打。看似厉害,细细一了解,不过就是村与村的斗殴罢了。再有天赋的
,经过这种小世面的洗礼,都难成大器。”
这见过世面,与没有见过世面的
,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大不相同的。
换而言之,金庾信给新罗推崇为新罗诸葛亮。
哪怕他真有诸葛亮一模一样的天赋。只要在新罗这一亩三分地,他的上限最多不过马良,不可能成为诸葛武侯。
李元瑷说着又加了一句:“皇兄已经开始布局世界,济世安民,意图让
月所及之处,皆成为我大唐疆域。哪像他们还在为一村之地,打的
血流。”
李世民笑骂道:“就你嘴甜。”说着眼中闪烁着丝丝异彩,显是有此向往。
贞观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
。
经过严肃的沐浴祭祀,新罗善德
王终于在新年来临之前抵达了平城县外。
依旧是长孙无忌养伤、岑文本养病,李元瑷就如劳碌命一样,再次担任迎接大使。
这一次李元瑷亲自在平城县与先行抵达的金庾信在县外迎接。
华贵的马车,徐徐而来。
李元瑷远远看着那渐渐清晰的身影,眼中露出了一抹疑惑。
待马车将近,李元瑷看得清晰,莫名生出一
自豪的感觉。
但随即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好手段呐!
他就觉得远处的身影很是熟悉。
这走到近处一看,不是
熟悉,是衣服熟悉。
远处来的一行
,皆穿着唐朝的服饰。
还有好些是唐朝的官服。
虽然没有看见新罗
王,但可以想象在轿子里的善德
王身上穿的也必然是唐皇所赏赐的蟒袍。
新罗
王来前线觐见李世民,穿着唐朝的蟒袍,这给了李世民极大的尊重,必定会让
面子的天可汗心花怒放。
善德
王的仪仗队并没有来到近处,而是在一百步外停了下来。
然后在文武的簇拥下,步行向李元瑷这边行来。
善德
王果真是一身蟒袍。
这一举动,也让李元瑷好感大胜。
善德
王长袖善舞,以一
子之身,统御新罗臣民,将一个东北小夷国奠定了强盛的基础,果然不可小觑。
善德
王一众
渐渐靠近。
李元瑷也看清了善德
王的模样。
善德
王年岁并不大,不过三十出
,
致的圆脸蛋加上朝鲜民族特有的高鼻梁显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