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饥荒之下的母亲(13)(1/2)
“李娘子暂住城内驿馆,陛下有空会召见你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车夫将她送到驿馆便将车拉走了。
倾九包袱里有驿馆的通行令牌,她并没有急着去驿馆,而是转身去了城里最大的成衣铺子,置办了一身行。
布料还是平民的粗布,却也有裁剪的样式,至于首饰什么的,戴一根银簪就好。
一直等了三,皇帝才恍然想起有她这么个
,便派了
宣诏她进宫。
“民李氏九娘拜见天元皇帝陛下。”
乡随俗,倾九能屈能伸。
“平身。”
倾九抬扫视了一眼这个天元皇帝,原本以为会是个五六十岁的老
子,没想是个三四十的男
。
长得到还算周正,不过这与她无关,她的目的是完成任务。
“你有何可献?”皇帝只瞧了她一眼,看起来像个普通,就没再给她眼神了。
嗯?献!
“民多年以前就在苦心钻研粮道,如今初显成果,大将军几
前来找民
问民
是否愿意造福万民?可将军不懂农事,民
想皇帝陛下心系万民,一定不会看着自己的子民受苦受难,再体验要次十几年前那场毁灭
的旱灾了吧?是以民
求见了陛下,陛下开
便问民
有何可献?民
纵然有那个心思,也不能有任何的不负责任之行为。”
“好个不负责任,你倒是说说你将良种奉上,得了那些金银财宝足以挥霍一生,何谈不负责任?”皇帝本来以为这个定然与大多数
一样唯唯诺诺,可没想到上来就是个炸。
“负不负责任还请陛下听来,各地风不同,南北主粮不同,土质也有所区别,如果贸然将民
的高产良种种下去,岂不得南生橘而北枳?因此须得实地考察之后,对症下药,更何况仅凭借粮种根本无法种植出高产粮食,民
自有一套种田耕作技术,岂是简单就能学会的?”
倾九不信皇帝能耐她何?
帝王之心不可测,但在她这里,呵呵!谁还没踢掉个帝王自己上位呢?
皇帝看倾九的眼神都出现了变化,这个想要的怕不简单啊。
“那你说该怎么办?”
“我知朝廷设有农政司,其位大司农,民不动大司农的位置,愿做个副手,将民
的一套理论传下去,民
知陛下怀疑民
是个半吊子,但民
有证据。”
倾九从携带的包福里拿出本书来,上写“农政要术”,“这本《农政要术》乃是民多年考察所集,上记载躬耕之术,适用于南方湖水广博之地。”
内侍官接了书呈送给皇帝。
皇帝拿起翻开一看,立刻心一突,上
的字他都认识,但术语他没几个能看懂。
作为帝王,应当有帝王的颜面,他绝不会承认看不懂这个书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他不得不承认此有几分能耐。
“好,朕就格赐你大司农辅度一职,择
便可前往大司农政事处上任,官服和官邸不能立刻到位,许你便衣而行。”
“多谢陛下,民在觐见之前已经委托大将军将民
带来的主粮传递至御膳房,陛下可以尝尝。”
皇帝摆了摆手,道:“你去吧,有什么事找大将军帮忙就是了。”
“是。”倾九又行了一礼。
倾九走后,皇帝又将大司农一班子叫到南书房里。
“这米可真香啊,粒粒饱满,竟然还能够回味。”
“是啊,老夫农事多年,吃尽了天下米也没吃过这么香的。”
“不知陛下叫我们来所谓何事,陛下吩咐下来,臣下好去办理。”
大司农吃完碗中的粥饭,将碗给旁边的宫
。
“觉得这碗粥如何?”皇帝吃了三碗才给大司农一杆子吃的,如今看他们这副模样,自己又馋了。
“还未,便有清香扑鼻,
颗颗饱满,竟然还能感受到嚼劲,若是再煮会儿,晶莹剔透,粥之极品呢。”大司农如实回答道。
“不错,这乃京外百里处某山村一种出来的,取名为香米。”
“竟还有如此能的
,陛下当奖励。”大司农心里却想着如何将稻种收过来。
“是该奖励,因此朕让她来你们农政司做事,以后她就是你的副手。”
“什么?陛下,自古虽有子如朝为官的例证,但也不能因为一寻常
种出了香米而给高官的呀,这让天下士子怎么想?”农政司水利官在一旁反对道。
“是啊,陛下,怎么能因此为官呢?”大司农也附和道。
“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
皇帝抬手示意安静。
“她可不止这个。”皇帝眼神示意内侍将那本《农政要术》拿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