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战斗【二】(3/4)

抢回这些粮食的,没看见麻袋都背来了吗,不进村怎么抢?”

宝玉一指对面的山坡道:“那里就是白溪村种植山薯的地方,麦谷、菽豆等物虽已收割仓,但山薯还在地下生长。就以这面山坡为界,你们能挖多少就挖多少,挖完了赶紧背回去。”

那些山膏族还真实在,一听宝玉这么说,纷纷解下麻袋就开始刨地了。

猪三闲又喝道:“你叫我这么回去,我就这么回去吗?我看你的样子不是白溪村,一定是他们请来的高手吧?你既然为白溪村出,那就得拿出点本事来。我也不欺负你。大家都不用兵器法宝,就在这里徒手较量一番如何?”

猪三闲也挺实在,约好了徒手格斗,今天连那根二齿长耙都没扛来,也不知还没从崖下捞回来,还是脆就不带了。宝玉很痛快点道:“好啊,来吧!”

……

就在山膏族出现于村寨西边时。在村寨以北也悄悄来了一群。假如仔细数一数,总共是五十二个,他们皆用一种奇异的面具遮掩了面目。这面具以兽皮制成,上面开了三个,露出一双眼睛和鼻,用带子系于脑后。

这群显然训练有素。五十多分成三列,从大道上走来竟没有发出什么动静,正是白溪村夜防备的“流寇”。假如有看见这一幕,定会很惊讶,本应是见不得光的流寇,怎么就这样大摇大摆的突然出现在大路上?

这条路是通向双流寨的,但附近

(本章未完,请翻页)

根本没有其他。双流寨尚在四十里之外。这些还没有到达白溪村之前,就在几里外悄然过河进了荒野密林,绕到了白溪的北岸,借着树丛和地势的掩护悄然摸到村寨附近,散开了队形,派出两个前去侦察况。

白溪村村民的居住点散得比较开,在溪流的北岸也有一片房屋田地。那两个去侦察的流寇很快就回来禀报:“大况有点不对劲。溪水这边的房舍全是空的,一个都没有!”

当中一轻声斥道:“一旦换了装束蒙了面,就不能再这么叫!……两年前意外让给认了出来,教训还不够吗?”

旁边一则解释道:“老大,兄弟们两年没动手了,平时的称呼难免说顺嘴了。从现在开始要叮嘱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能叫名字只能叫代号。”

这伙流寇行事非常谨慎。不仅蒙了面,且彼此之间也不再用平时的称呼。他们中有四十九携带的武器是一样的,左手持盾牌,腰间挂着一长一短两把刀。长刀的刀柄和刀鞘都被麻布缠绕。看不清原来的样子,就连盾牌上都包了一层兽皮。

四处劫掠的流寇,当然是有什么武器就用什么武器,很少见到这样的整齐标准的统一装备,能做到这一点的,通常只有城廓中的军阵。在联想到刚才那称呼的一声“大”,这伙流寇的来历恐怕就大有问题了。

一般的流寇只是劫掠没有防备的村寨,有武器就足够了,几乎不可能统一装备制式盾牌,也只有军阵才会如此。但是他们并没有带长兵器,因为长矛之类的东西走在路上藏不住,大老远就会被发现异常,不符合隐蔽行动的要求。

这伙流寇中只有三个没有携带刀盾,显然就是他们的首领,此刻的称呼分别是老大、老二、老三,倒让联想起那些猪的名字。

老三说道:“怎么会这样呢,难道是那些猪走露了消息?”

老二:“那些猪已经来了,按照与我们约定的计划集合在村寨西边。白溪村可能是发现了动静,都吓得跑到了寨墙里面躲着。”

方才的刺探者又说道:“不对,他们如果是临时撤走的,不可能这么整齐,连东西都搬空了。”

老大沉吟道:“一定是那些笨得要死的猪泄露了风声,让白溪村有所准备。但这没关系,我们本就是打算拿那些猪顶罪的,他们现在也吸引了白溪村的注意力。无论白溪村有没有准备,我们都按原计划杀进去。那些猪根本不清楚我们是谁,白溪村更不会想到!”

老二附和道:“是的,以我们的力量,白溪村无论如何都不是对手。既然那些猪已经来了,我们也该动手了。”

伏下身子悄然接近了村寨,白溪北岸早已搬空的房屋,恰好给了他们最好的掩护。从那边北岸的那片房屋间冲出来,过了河再冲上斜坡就可以进寨们,距离也不过三十多丈。

白溪有数丈宽,溪水最处也不过没膝,而且为了来往方便,村民们在河中放了很多块平整的大石,脚都不湿就可以踩着石跑过来。当这伙借助房屋的掩护悄悄集结时,那边猪三闲已经开始喊话了,而宝玉也走出村寨外应答。

猪三闲的嗓门很大,远远的传来,在白溪北岸都能听见。宝玉的声音不大却非常清晰,耳时就像站在不远处开。一听他的声音,众的神色就是一变,那老大低声道:“白溪村也请来了高手,现在出去对付那伙猪了。”

老二:“幸亏有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