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谋划【上】(2/3)

,只能来自原五国中的另外四国。

瀚雄猜测对方那名持神器的高手是英竹先生,并没有任何证据,仅仅是凭一种感觉。像这样严重的指控,是绝不能开说的。长龄先生当然比儿子更有见识,他也清楚不同的神器幻妙用神通各有特点。但有事也可刻意伪装,仅凭感觉不可能就认定是英竹先生出手。

但在长龄先生的内心中,他相信瀚雄的判断。这也能解释此前最大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商队是在回到室国只后才出的事。此事应该就是郑室国的,目的再简单不过,就是不希望室国有少务这样一位国君。假如少务继位,将来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

而少务在武夫丘上的经历,郑室国君应该已经知道了。

看刺客的来势,就是不想留下任何活。这种事无论是谁的,都是与室国举国为敌,只要郑室国还不想立刻与室国开战。就必须做得净,且最好不要发生在本国境内。而瀚雄能侥幸活下来。在刺客看来应是个意外中的意外。

长龄先生心中本已有了大概的判断,不料公子会良却蹦了出来。将这件事栽到了公子仲览上。而会良拿下仲览居然还会留活,那就说明此时另有隐,仲览很可能与之真有牵连,否则会良也不敢这么

仲览本是没本事做出这种事的,但他却有可能安排刺客境并且事先不走漏风声。因为仲览的母亲就出身于善川城最大的部族,善川城的城主辰南也是这个部族的。想让几十以各种身份分批悄然境,仲览应该能办到。

后廪有十几个儿子,大多安分守己只做自己的贵公子,如果说谁还有争位的心思,也只有仲览与会良了。但只要少务还在,他们谁都没有任何机会,国中也不可能有势力能跟随他们公然叛,就算叛也不可能成功。

少务归国在即,而后廪寿元将尽,若想最后一搏,只能利用国境外的力量。

如今看来,仲览可能是利用了郑室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郑室国利用了仲览。仲览以为少务已死,且谁也查不出来是他的,那么身为其余诸子中最“出色”的长子,当然是最有可能继位新君的。

而在郑室国那边看来,假如仲览这种货色当了国君,他们也就不用太担心室国了。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哪位公子暗中参与了谋刺少务之事,都不希望被国中民众知晓。将来他成为国君之后,就等于有了把柄捏在郑室国手中,可能不得不答应郑室国的某些非分要求、在室国的利益上做出让步。这才是郑室国最大的图谋。

如果说公子仲览是被郑室国利用了,那么会良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怎么还请来了圆灯先生,“及时”拿下了仲览?

这恐怕只能说仲览看似明,实则蠢到家了,谋事不秘竟被会良知晓。仅看他脑一热居然出这种事,足见此是够蠢的。也另外一种可能,是有故意将消息泄露给了会良,要么是会良安在仲览身边的亲信,要么就是真正在幕后利用仲览的,而仲览恐怕都不清楚刺客的真正身份。

这对于会良来说,几乎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绝佳机会,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地完美。他不用做出任何谋逆之举,只需等仲览得手后,再出面将之拿下。凶手既抓到了、少务也死了,而他还能为国立功。

不得不说,会良想得很美,看似抓住了最好的机会。但长龄先生却很清楚,室国的形势被后廪牢牢地控制着,无论是仲览还是会良,都翻不起什么花。只要少务成功归国,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徒劳。

见到了公子会良,长龄先生转念间便推测出这么多况。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甚至没有在这个场合继续追问详,只是看着身边昏迷不醒的瀚雄暗暗叹息。

后廪派出这支商队时,恐怕也没有想到会在国境内遭遇这等规模的袭击。但无论商队有没有办法将消息传出去,他们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因为与此事有牵连的幕后物,自己都会蹦出来的,主动去扮演各种角色。

少务继位之前,要将国中所有不安定的隐患露出来,这是后廪为少务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假如不是因为儿子瀚雄也在这支商队中,长龄先生都不会赶到这个地方来,国君也不必特意派什么来处置,让这些自己在这里折腾罢,而国中大局已定。可怜仲览会良等机关算尽之时,还不知少务已回到了国都。

长龄先生看着身受重伤的瀚雄,心中也有一难言的恨意,却很平静地对会良说道:“公子不必自责,其实你并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来晚。少务并不在这支商队中,他早已返回了国都。”

会良的神原本是在遗憾中压抑着狂喜,可是听见这句话,瞬间就傻了,变成了掩饰不住的震惊中竭力压抑着失望,哑声道:“这,这,这太好了!……是真的吗?”

长龄先生冷冷地微笑道:“当然是真的,是我亲自送少务进了王宫、见到了国君,然后才飞天赶来此地。……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