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曹二宝的军火生意(1/2)

曹二宝接到电报的时候正在整理缴获的物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十月底,队伍上刚做了一批冬装,可是花了不少钱。中央军一套冬装的标准是六块,合到战前只有三块银元,八路那只有四块钱的标准。二宝有钱,不做那扣扣缩缩的事,要弄咱就弄好的。每个弟兄二十块钱的标准,狗皮帽子、棉手套,帆布面的棉衣棉裤,橡胶底的高帮棉鞋,六斤重的棉大衣。

十一月中,今年就下了第一场雪,弟兄们穿着新衣服那个美!中央军平时老看不起民团的,看着那帮鳖孙衣服单薄冻的缩手缩脚,弟兄们得意的走路都带风。

从保安团缴来不少枪,种类五花八门。七九径的步机枪有四百多,捷克造、汉阳造和太原造的都有。六五径的步枪要好一些,不是太原造就是本的。队伍里武器径太杂可不是什么好事,打起仗来会出大子。七九径武器挑了三百支成色好的留下来,机枪只留下捷克式和马克沁,其他的全都要卖掉。

民团这刚放出风要处理枪支弹药,县里的大户豪绅就上了门。和的仗越打越大,土匪也是越来越多,家里没有个防身份家伙可不行。

一支步枪外搭五十发子弹四十块银元,一支驳壳枪外搭八十发子弹一百五十块,先到先得,童叟无欺。最先被买走的是五挺法国造的绍沙轻机枪,四千百块银元,绝对是大价钱。

很快,三百多支步枪很快就卖掉大半,等到外县赶来的时候,只剩下手枪和没有什么子弹的杂牌步枪了。手枪其实也不错,?一水的山西造的盒子炮,放在其他部队绝对是抢手货。可农场的弟兄们却看不上眼,钢太差,做工也不好,家里的德造二十响多了,这些山西造还是就给家吧。

贵是贵了点,可的确是好枪,几十驳壳枪又少了三分之一。来买枪的不只是地主,还有各个部队的,眼见着要空跑一趟,顿时急了眼。

今年家里的部队扩大了五倍,不少同志在拿着长矛大刀和拼命,能多一支枪就能少牺牲七八个

“这个,钱带的不候,能不能先赊账?”

“不好吧,都是弟兄们用命换回来的。”

“要不,我们先点定钱,帮着留两天?要不我们用盐来换?”

我去,又是盐,曹二宝非常郁闷,等延安的盐过来,那得几个月以后了吧!但是还是同意了:“这盐可是好东西,鬼子封锁的厉害,你们要是能大量提供,我按照市价两倍收!”

其实,盐在河南是紧俏货。河南这一直吃的是芦盐天津和潞盐山西?。抗战发的第二年军占领山西运城,潞盐断了来源。天津长芦盐场更是在一年就被占领了,洛阳周边一度陷盐荒,洛阳城内几十万军民的食盐成为了重大问题。

国民政府为了解决盐荒,青海那有盐湖,运输队先把盐用骆驼运到兰州,再用马队运到宝,再从宝再用火车将盐运至潼关。潼关至观音堂的铁路被军炸坏了,一直未能修通,所以食盐在潼关卸车后还得用小车运至观音堂,再装火车运至洛阳。

这路线跟绕令似的,价格怎么能低的下来。战前盐价折成银元是六分一斤,现在虽然政府在拼命调控,可还是长到了一毛八。因为有利可图,不少甚至从是从沦陷区走私芦盐。

曹二宝猜错了,这次的盐倒不是从延安来的。那边给了一张提货单,让他去洛阳提货,城内的兴豫盐号是个地下通站。延安那边在运城和了一仗,弄过来不少盐,都存在兴豫商号里。三十支驳壳枪,二十来箱六五子弹,一共换来八千斤盐,曹老板活生生亏了一半。

仔细研究了云南来的电报,曹二宝决定立刻动工,看来赵老大实在国外弄到好东西啦!

河南这天冷的早,十一月下旬外都已经下雪了,现在盖房子根本不对时节。地上动不了那就挖地下,地窖里装东西更安全。

保安2团的驻地也被充分利用起来。这里原是当地一个大户的家,据说前年来了土匪,主家一个也没活下来,保安2团“打跑”土匪后征用了这里。

这有八十多间砖屋,那天打仗只打坏了外墙,里面但还完整。保安2团的家眷没敢留下来,这里自然成了民团的产业。稍微修整一下院墙和炮楼,曹二宝就让把粮食搬了过来。九月粮食又是大丰收,玉米的亩产居然达到二百斤,当地又轰动了一回。

当时喜报就传到赵诚那,老赵的感觉像是被雷劈了,妈的,说好的亩产两千斤呢?老赵顿时泪流满面,网络果然都是骗的。其实民国玉米产量的确不高,亩产四十多斤到一百多斤都是常态,上海那才两百三十斤不到。想要得到高产量,至少得等到四十年后。

六千亩地一共产了一百二十万斤玉米,几十间房塞的满满当当。二宝不知道赵老大在担心什么,农场还有一千牛和六千只羊,地里收的玉米杆都收回来当饲料了。加上上班收的麦子和地里的蔬菜,就算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