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高炮部队的拜师酒(1/2)

九零径的高炮!这是中国大地上从没有出现过防空利器。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之前国内防空部队使用的大径高炮只有苏制m1931型76.2毫米高炮和瑞典造博福斯75毫米高炮,高在9400米左右,虽说对付现有战斗机、轰炸机还算得力,可谁知道会不会弄出什么新玩意来?有这些新家伙在,大家的心里就安定多了。一共九门炮,编成两个高炮连还有备用的,辛文锐少将非常满意。

打仗就是这样,光有一两件好装备根本不顶事,还得有足够的数量。重庆乃至整个大后方防空作战的困局就在于武器数量不足,全国高炮加起来竟然还没有的飞机多,所以作为全国防空力量之首的重庆高炮部队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阻止军飞机低空轰炸,降低他们的命中率而已。

事实上他们的成绩还不错,在空军和高炮部队的共同努力下,军轰炸机从前年的一颗炸弹能炸死三点五降低到了现在三点五颗炸弹只能炸死一个

敬业的是非常令尊敬,但是重庆防空司令部的这帮家伙不止是敬业这么简单,他们对武器的执着简直可怕。从13.2毫米高机枪到九零径高炮,只要是库房里有的,就没有他们不想要的。

国军的规矩,谁出钱买的装备就回谁,从敌那里缴获来的东西也一样。南京突围那会赵诚不过一个小小的少尉,所以虽然从那里抢来了大批火炮、汽艇却没能保住。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是上校师长,手下的弟兄加起来有上万,谁想动他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辛处长是文化,手下自然也没有粗。当处长开始带宣传重庆防空对全国抗战的意义何等重大后,所有都开始连声附和,对新24师负责陪同的弟兄晓之以、动之以理。

很可惜,毛用没有。

新24师仗没打过多少,可是那些敲诈勒索、上门索捐的场面却不知经历了多少回,将军的才再好能强过大学校长么。于是,重庆防空司令部诸位长官关于国家大义的宣传~完败!

不过赵诚也不是那种拎不清轻重的,作为国府所在地,动不动就叫炸的稀烂,的确影响不好。除去九门九零高炮,他又搭上了八门法国造七五高炮、八门博福斯四零高炮和八门苏罗通二零机关炮。

当然,这不是没有代价的。新24师有弟兄、有装备、还有法国来的外援,缺的就是系统化培训和实战经验。以前都是靠着刘福贵弄来的《高兵器学与击学》、《高典》、《高炮兵野外勤务》在自学,今天有送上门来的师傅怎么能放过。要知道辛文瑞少将可是国内少有的防空专业才,国内现在使用《高兵器统一指挥办法》、《高武器击方法》都是他组织编写的。

新24师派带着24门高炮去重庆培训,等到学成后,员回来、武器就在重庆防空司令部那里当学费,大家各取所需。按理说这学费着实不便宜,可是谁让咱习惯于从“大局”考虑问题呢!

“生意”谈妥,老赵刚要吩咐摆酒设宴,没想到辛处长却摆摆手,他想找个地方先好好眯一会。说来也是可怜,重庆防空司令部的一行接到命令以后几乎是夜兼程在往东川赶,除了停车大小便,所有事都在车上解决。听到事有大进展,不少的疲态立刻显现出来,哈欠连天不说,还有几个家伙肚子里发出了肠鸣音。

疾风知劲,板识诚臣。赵诚有些感动,他突然觉得今天被“敲诈”的不冤枉,自己敲诈勒索、打家劫舍弄来的家底就应该到这种好汉手里。

匆匆吃了点东西,辛处长带扎进了营房里,不一会房间里就传出来一阵阵呼噜声。新24师的官兵可没空睡午觉,他们在忙着选手。高炮部队是个专业很强的兵种,属于炮兵家族中的秀才,和军舰上的炮手一样,打的是移动靶,和玩固定靶的陆军炮手是两个不同的档次,所以对官兵文化的要求也比较高,军官、专业士官至少要初中以上文化。

不过事还算顺当,对于新24师这种注重文化教育的部队,还不至于连50个合用的都找不出来。至于搬运炮弹的那帮粗,反正师里所有都识字,挑些力气大的就行……

等辛处长一行睡醒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在澡堂洗过澡、换上净衣服,回程时正好碰见新24师的在整队去食堂吃完饭,他们顿时觉得似乎自己正置身于外国军队的兵营,黑色的皮鞋、咔叽布的黄军裤、白色的短袖汗衫(因为夏时制,营区暂时取消了带钢盔的规定),光看服装就知道这支部队富裕的不像话。长长的队列里,不论官佐士兵都黝黑、健壮,竟然没有一个看上去营养不良的

新24师没有专门设置高级军官的小食堂,酒席就摆在大食堂的一角,辛处长让远远地看了一下士兵们的伙食,白米饭、冬瓜海带汤、炒青菜、西红柿炒蛋、辣椒炒豆芽,甚至还有一盆土豆烧。这下重庆防空司令部的不淡定了,他们的土豆烧里真的有一半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