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七节 说教(2/3)

?”

“当然是假的。”虎平涛不假思索地回答。

“为什么?”张云超没给他思考时间。

“这三件事我都在网络上看过。”虎平涛认真地说:“它们有几个共同点:首先,是传言的存在时间,都是一九九五年。其二,没有真实目击者,却描述得绘声绘色。其三,流传版本很多,却没有一例有官方记录。最后,节离奇,彼此之间出很大,却有着高度重复的元素和逻辑。”

张云超赞叹着点点:“归纳的非常好。现在我换个问题————为什么如此简单的谣言,竟然在当时引起了如此大规模的连锁恐慌?”

苏小琳在旁边拽了一下虎平涛的胳膊,好奇地问:“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些事都发生在一九九五年?”

虎平涛笑道:“这很正常,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谣言,是空想的产物。以恐怖传说为例,它必须遵循物质守恒定律,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无故消失,只会从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

“一九九五年都市恐怖传说的诞生,应该源于当时问话流与渗透进活跃期。东北自古以来就有各种动物灵异传说,什么黄皮子大仙、狼妖、熊都是,猫脸老太太的谣传也就有了基础。”

“帝都375公车和城都僵尸这两件事,是受到港片的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港片僵尸和冤魂类题材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片子,对内地影响非常大。还有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城市化、下1岗、市场改制、经济腾飞……在剧烈的时代变化面前,整个社会都在探索和适应新的秩序。”

“网络就是在那时候出现,属于绝对的新生事物。对于未知事物,类有着本能的畏惧和好奇心理。宗教、神灵、鬼怪……这些东西在各国,各民族的历史上都出现过。存在即合理,尤其是社会动的特殊时期,各种混的思维与歪理邪说就纷纷出现。作为正统的,把控最主要宣传阵地的主流媒体和刊物,不会,也不可能刊载这些虚无缥缈的灵异传说。但你得明白,传说之所以会成为“传说”,就是因为它在占据绝对数量的老百姓中间相传,越传越广,越传越玄乎,从一开始的听者众,逐渐变成后来的信者多。”

“在那个时候,网络就是最好的谣言发酵平台。曾参杀的故事听过吧?刚开始的时候,他母亲压根儿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后来邻居跑来报信,说你儿子杀了;紧接着朋友也来了,说你儿子杀了,苦主正往家里来,找你的麻烦;然后又有来了,说你儿子杀了,官府已经派来捉你,赶紧逃吧!”

“在这样的况下,别说是一个老太太,换了是我也得相信啊!谎言说多了就变成真话,虽然它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依据。可无论猫脸老太太也好,诡异的公车也罢,只要认真调查,就知道这些谣传全是子虚乌有,更不要说什么僵尸咬。”

“网络管制不是外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需要正面引导,需要各部门对舆做出公开公正的分析,从细节方面理清脉络。就说城都僵尸咬那事,当时官方媒体多次发文,让广大群众“不听谣,不传谣”。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也做了大量工作,户调查,加大加科普宣传教育。只要从根子上掐断谣传渠道,让们相信这事儿是假的,那么就算查不到谣言源,它就无法造成更大的传播与危害。”

听完,虎平涛若有所思。

他端着杯子站起来,对张云超真心实意地说:“谢谢张哥,我敬你一杯。”

张云超连忙站起,与虎平涛碰了下杯子,笑道:“我以前是网安大队的,后来转到经侦这边。这些年遇到的事多了,也是有感而发,希望对你有帮助。”

虎平涛感激地点点:“谢谢!”

“别这样,都是一个系统的。用古时候的话来说,都是自家兄弟。”说着,张云超一饮而尽。

看着他们俩分别落座,石宏伟用筷子夹着牛在汤锅里涮了涮,对高荣说:“到你了。”

高荣从烤盘里夹了两块豆腐装进自己的佐料碗里,用筷子慢慢地戳着,酝酿着该怎么开

“小虎,我比你年长几岁,行比你早,就说说我这些年办案子的经验吧!那个……线索细节什么的就不提了,那个没有可比。毕竟每个案子况不同,你与其听我说,不如多看看上面发的内部案例,那要管用得多。”

“其实张云超刚才说的那三件灵异事件,是社会转型期的典型例子。九五年的事咱就不说了,把时间往前推个十几年,全国严打。那时候中央是真正下了决心,在国内展开针对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的严厉打击。”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大规模的全国行动?因为那时候刚开始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年份。就拿经济指数来说吧,八二年,中国经济告别了宏观调控和八一年的指数下滑,进了一个新的持续增长期。”

“那时候心不稳,大家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