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0216【不会忘记】(2/3)
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画面转换。
瀛洲
侵神州东北三省。
瀛洲
侵华北,杀抢掠画面。
夷州军
奋起抵抗。
张志忠,赵登雨,郝孟林抗战以及牺牲画面。
画面转换。
瀛洲侵略者投降画面一一呈现,以及简要文字介绍。
瀛洲裕仁天皇在念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宣布无条件投降。
大公报上的瀛洲
投降消息。
瀛洲国民听到投降的消息后跪地。
在关岛,瀛洲军
听到投降的消息后痛哭。
瀛洲战俘站成一排收听投降消息。
在东京城的密苏里舰,瀛洲代表准备签署投降书。
南京城,瀛洲的总参谋长向何迎卿递
投降书。
华北战区投降仪式在故宫太和殿举行。
在瀛洲,美军士兵接收一个海军基地。
侵略神州的瀛洲军队向神州军队投降……
画面转换,抗美援朝。
正是严冬时节,满屏的一片白雪皑皑中,志愿军跨江
朝的滚滚战车和
挨着
、队列挨着队列的钢铁
流,正在通过鸭绿江大桥。
长长的战车与队列
流,一眼望不到首尾。
画面里的一角,是桥
的路边。有一位军
正挥着双臂打着拍子,一些
战士貌似部队的文工团,正在高唱着什么……
台下的观众,大多出生于于保家卫国
朝参战刚刚结束不久的阶段。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课本和影视剧让他们对这段历史有了足够的了解。
换言之,他们就是在这些英雄事迹的熏陶和影响中长大的。
当时最受市民们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最受男孩子们喜欢的,就是那些打仗的电影……
尽管现在现在的年轻
已经开始喜欢那些无所不能的大片和网游,当那些埋藏在记忆
处的战争类黑白片出现时,他们的小心脏立刻就被牢牢抓住了。
那几乎就是他们少儿时期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
此时牛尔一身迷彩服,在舞台一侧手拿麦克唱到,“在茫茫的
海里,我是哪一个。”
蔡琳琳身着夏季
空服,在舞台的另一侧接着唱到,“在奔腾的
花里我是哪一朵。”
此时虽然是志愿军和钢铁洪流的背景画面,歌声的旋律却没有常见的那种威武雄壮和气
势磅礴,而是更像流行乐的轻柔舒缓,还略带有一丝丝伤感怀旧的味道。
我是哪一个的“个”,以及哪一朵的“朵”,曲调在这两个字上就像是打了一个对号一样。降调后的音调突然又上扬,立刻就在前面略带伤感怀旧的味道中,撒进了一缕蓬勃向上的阳光。
背景画面拉近,拉近了那些
朝参战的战士队列。
局部特写和中距离画面中,是那些非常年轻,年轻得还有些稚
的军
面孔。
看起来他们的年龄,很多还没有台下一些学长们的年龄大。
牛尔:不需要你认识我,
蔡琳琳:不需要你知道我……
此时的背景画面,转换成了密密麻麻的一些刻着朝文字样矮矮的水泥墓碑。
灰白色的水泥墓碑,已经非常斑驳陈旧,黑色的字迹却仍然清晰可见。
随后画面再一次转换,变成了彩色,是华国的几架银燕正在天际间飞行。
此时音乐正处于缓缓变弱直至消失的间奏,一位航空兵的画外音,带着丝丝电流的杂音
响起。
“我是神州空军航空兵副团长,我们奉命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蓝天下,白云上,几架银燕的机身,鲜红的八一军旗军徽非常醒目。
画面这一次转换后的场景,以及航空兵副团长的画外音,让徐婼瑄马上就联想到了开始
时那些非常年轻的士兵面孔,她立刻眼窝发热,双眼
湿了。
背景画面再次转换。
排着方队,迈着庄严正步,密密麻麻的神州士兵填满了整个屏幕。每个士兵都手捧着一
个蒙着黑纱的骨灰盒。
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个手捧骨灰盒的士兵,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骨灰盒。
士兵方队远远的后方角落,隐隐地还有停落下来的银燕部分机身。
牛尔: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蔡琳琳: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徐婼瑄的双眼中,控制了好久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
陈雷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他抹了一下眼角,低下
眨眨眼睛,
吸了一
气。
当初要不是父母的竭力阻拦,自己就去上了军校……上了军校就极有可能去参加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