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0 擂鼓出战(2/3)

更是如此。郎君此想若能善加引导,未必不能收以效。只是、只是不免有些可惜……”

“大事在即,顾不了那么多了。”

沈哲子又将诸多想法并安排通盘对徐肃讲述一遍,让这个熟悉京畿形势的参详一下是否可行。待听完沈哲子的全盘计划,徐肃也忍不住倒抽一凉气,他本以为郎君潜建康只是要做一些小动作,没想到图谋如此之大。只是这想法初听有些荒诞,但仔细想来,环环相扣,却又透出一合理。

“郎君要烧龙都之粮,凭目下这些力或恐不足。不如等到仆下做完都内之事,而后率众出城与郎君汇合之后再为?”

沈哲子听到徐肃提议,心内也不免沉吟起来,诸多环节中,他唯一拿不准的便是偷袭龙都渡之事。若是强攻的话,凭他这些手,尽管龙溪卒各个战力不弱,但真正摆在明面上的去对抗,其实也没有太大优势,较之普通而言都是血之身的一条命。

“两方兼顾,疲于奔命,未必也能赶得及。徐尉你归都这几,不妨打听一下都中宿卫调粮的章程。若能熟悉这当中环节加以伪装,把握也不算小。”

沉吟少许之后,沈哲子才又说道。

徐肃点领命,继而又不免叮嘱道:“如此弄险之事,郎君切记不要亲自上阵。若是你发生意外,即便来取得再丰厚战绩,都是莫大损失!”

沈哲子闻言后笑一笑并未作答,他率众来此本就是弄险,若事到临自己还要退去以保命为第一要务,即便属下没有怨言,他也过不去心里这道坎。世上危险何其多,烧粮危险,北伐危不危险?许多事并不能用危不危险考量,他虽然不是什么天命之子,但也绝不惧与一众忠心耿耿的家并肩为战!若连这一点胆气都无,后怎么去说服别赌上命,赌上国运追随他跨江北上共为壮举!

送走了徐肃之后,沈哲子便召来几名龙溪卒,伏案疾书一信,由他们连夜启程返回曲阿去,通知仍在那里率领东扬军与张健部对峙的族叔沈默早作准备。

接着,他又将陶弘请来,并不作虚词寒暄,直接说道:“我等潜敌后,志在收复京畿,创建不世伟功!只是即便侥幸能够收复京畿,凭我们眼下之力,未必能够固守。京畿周边军力最盛便是世兄尊府大君,我希望世兄能前往西军所在通知大都督,希望大都督能发起强攻,即便不能击溃历阳,也务必让邵陵公不能快速回军建康。若是京畿得而复失,不独我等将受脔割寸剐之刑,皇帝陛下都恐将遭受不测!”

陶弘听到沈哲子这么说,不免有些为不能亲身参与收复建康之战而惋惜。但见沈哲子态这么严肃,也知自己这一行任务不轻,可以说沈哲子他们这一行命包括未来建康城的得失都肩负在他这一身。

吸一气后,陶弘色凝重道:“将军放心,弘定不负所托!除非我死,否则绝不坐望历阳一兵东进!”

“何必言死,我等风华正茂,来夸功江东,小觑同侪!”

沈哲子起身拍拍陶弘肩膀,送他出来,亲自挑选七八名龙溪卒,叮嘱他们务必要将陶弘安全送达陶侃营中。陶侃的荆州军便是沈哲子这一计划相当重要的一环,若是不能困住苏峻,建康这里无论怎样态势,一俟苏峻回军,顷刻就会逆转!

不过他之所以敢为,倒也不是在赌,将命放在陶侃手中,反而是将陶侃一生荣辱权柄乃至合家命都抓在自己手里,要用大势去迫陶侃不得不戮力而战。早先京畿陷落,陶侃远在荆州还可推诿,但如今已经快要兵临城下,若还坐观建康得而复失,那么就会取代庾亮成为最大罪

荆州军如今已经过芜湖近姑孰,距离建康并不甚远。陶弘他们连夜快马疾行,绕过小丹阳便已经接近姑孰战场外围。

到了第二天傍晚,已经可以听到前方传来浑厚的军令旗鼓之声。为了避开历阳军斥候游骑,陶弘他们不得不自宣城绕行自芜湖,然后才向大江靠拢。马力衰竭时,便由龙溪卒们诱杀几名历阳游骑换乘马匹,一路都不停歇。

第二天黎明时分,终于看到荆州军的营帐连绵数十里,而陶弘他们也被荆州军斥候发现,团团包围。

“我是大都督嫡孙陶弘,身奉诏命至此,速速引我去见大都督!”

两天三夜不眠不休的疾驰,陶弘已经在马上乘坐不稳,喊出这话后便跌落下来。

荆州军斥候们闻言不免大感诧异,将陶弘他们押至军中验明印信,又层层传递消息至内。一直到了晌午时分,陶弘才终于到了大父陶侃面前。

“阿怎会至此?”

陶侃今年已是七十有余,内披戎甲,外罩素袍,虽然已是白发苍苍,却仍矍铄。陶瞻是他诸子当中颇受他看重者,对于这孙子自然也是喜。此时见面,却是半喜半惊。

“大父,驸马都尉沈昭武已经功收复建康!请大父务必强攻历阳,使其不能回攻京畿……”奔波数,又在营中周转半天,陶弘早已经坚持不住,说完这话已经一栽倒昏厥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