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7 乏人可用(2/2)
外,梁郡所在虽然乃是久战废土,但也并不意味着就毫无价值可言。短期可见的,漫山遍野荒
竹木,难民赖以活命的野果
籽以及鱼虾禽兽,如果大规模收集囤用,也能暂解给用之急。还有矿藏土产,虽然难收短效,但也都是值得长利开发的产业。
过了一个多月,吴中乡土又有数百
而来。这些
都是乡中术堂培养出来的技术
才,他们的到来,让许多计划都得以付诸现实。壮丁们要承担开掘修埭的任务,
孺也都被组织起来打
作毡、捕鱼晒脯,诸多所得开始源源不断的
库。
有了这些
才的组织和记录,吴中那种合作社集中劳作、按劳分配的模式得以搭建起来,不再是此前那种单纯的驱使役用,不过还是略有不同。
对于梁郡涂中这里,沈哲子的设想是打造成一个耕桑为辅、而以材料和半成品加工为主的生产基地。这个年代,个体生产力和技术所限,自然谈不上什么大力发展工业,但是建康和京府两个庞大市场,维持一个涂中生产基地绰绰有余。
沈哲子当然也明白屯垦才是根本,而且涂中的耕地基础相当不错,一旦开发出来较之吴中甚至还要胜出几分。但问题是,此境乏
可用。
因为不稳定的外部环境,让
没有长居于此、久作屯垦的信心。哪怕直接打出均田授田的
号,这久战之
土也实在乏甚吸引力。垦荒种田又非旬月之功,一年到
苦累无比,收成之际却有强兵掠境,他们逃是不逃?
而且未来必然是战事频频,甲士屯田几无可
作的空间,也非短时间内能够见效的投
。
加工产业则不同,不必将
困锁于土地,一旦危险来临,
、物都可以快速转移,将损失降低到最少。而且涂中水网勾连大江,无论往京府还是往建康去,都极为便捷。
这两地发展越兴旺,周边
工、用地等等成本就会越高,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涂中也是一个极好的备选。而且此境因为缺乏开发,自然资源极为充沛,只要有了
,就能源源不断的有产出。
问题到这一步,便又落
一个逻辑死扣,乏
可用。要从江东大举征发流
过江,费时费力且效果难料,而且没有台中的支持,也不可能做得到。
历史上庾家兄弟倒是做的很带劲,庾冰于内执政,庾翼在外掌兵,普发江东豪宗家
为兵。结果在军事上也没能有什么大的进展,反倒激起怨气无数,后来桓温轻松诛杀诸庾,与此也有关系。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维持梁郡眼下的
力规模,已经让沈哲子略有捉襟见肘之感,很难再有大的进望。
当然这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近在咫尺的徐州广陵,军
林立,各拥部曲荫户,少则几百户,多则千数家。比如投靠沈哲子而来的曹纳,便是广陵附近势力不小的一个军
,整个家族坐拥数座坞壁,掌握
丁万余。
如果能够说动那些军
们,将在广陵周遭虚置的
力转移投
到涂中来,那么短期之内涂中
气便能得到极大的恢复。
但这样一来,则无异于把郗鉴给得罪狠了。要知道在当下而言,
可是比土地更为重要的资源,虽然那些
也不属于郗鉴,但沈哲子如果敢忽略郗鉴的态度问题,那真是
着郗鉴翻脸。
关于徐州方便,沈哲子涉
不
,了解自然也就难称
刻。但是就连曹纳这样在徐州立足经年的军
豪帅,一俟把握住机会便抓紧时间改换门庭,另谋出路,可以想见这段时期内,徐州内部军
们之间的争斗也真是激烈到了一定的程度。
所以沈哲子觉得,有选择
的吸引一部分徐州军
到涂中来,对于他而言、对于郗鉴而言乃至于对于一部分徐州军
而言,都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有了这个想法,沈哲子便将曹纳召来,准备与他讨论一下。然而没想到他还没开
,曹纳那里便先道出一件令他颇感意外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