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1 天谴灭贼(1/4)

军前线督将刘徵座船乃是一艘底上三层的楼船,名为飞庐。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舰船规模虽然不及淮南军连舫、长安大舰那么宏大,但也是阔达数丈的大型战船,用于瞭望的雀室、载兵的戈舱、装载强弩劲弓的械舱一应俱全,船上墙内,八百名兵卒阵列严明。船身两翼各载百数名棹夫役力,前中后数桅俱有兵长率众遵令张帆。

在这飞庐战舰两侧,另有赤马、先登等数艘战船,集结水军军力将近五千

此时军前阵早已经被淮南军战船的强势打击而奔溃瓦解,成一团。但是后阵由于有着这一部成建制且鼓号严明的水军坐镇,尚还未崩溃大。只是士卒也多有骚动嚎哭,夜中水战视听本就混,战斗中更多依靠的是兵众们各自的经验,至于旗鼓号令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少之又少。

所以刘徵虽然在座舰上频频发布作战指令,可是那些船将士们仍然各为其战,肯听从指令的更是少之又少。

“这些伧徒,真是自寻死路!”

开战伊始便完全落于下风,旗鼓号令也被置若罔闻,刘徵心也是愤懑有加,忍不住在船上大骂。

青徐军队虽然不属于羯国第一序列的作战部队,但因为长期与那些淮泗之间的南渡流民帅对峙作战,也绝对不是庸类。而且这些兵卒们作战方式多样,既能陆地奔驰野战取功,也能浮板于水踏敌,无论用于南北,都是一旅强师。

此前淮失守也并非完全战斗失利,一直担任他们主将的石堪突然离镇,继任的郭敖虽然也是羯国元老,但在徐镇中却乏甚望,根本不能团结内外、集结众力。更何况他们所面对的南徐州军同样是骁勇之军,有此落败也在理之内。

刘徵乃是羯国徐镇悍将,本身绝非庸类,甚至数次率军跨海侵扰江东沿海郡县,言道水战之作战经验,绝对是国中的翘楚物。但哪怕他有再怎么丰富的作战经验,面对眼下这个混局面,也真是一筹莫展,颇有无力回天之感。

军虽然占据了数的优势,但除此之外一无是处。而且就连这个众优势,在具体的战斗中也要大打折扣。因为军前线这些兵众们本就是揉杂编成,既有来自徐州的溃卒,也有杂胡义从,还有石虎中军裁汰之众,旗号编制混到了极点,哪怕是平时指挥起来都阻滞重重,在这样激烈对战的况下,更是完全谈不上指挥可言。

所以,刘徵徒负前线督战之名,能够指挥的唯有近畔这几千来自徐镇的残部而已。

其实早在此前刘徵便向中山王进言,实在不必急于与淮南军战,也不必散众于野打造舟船。军不是没有船,在沿海许多郡县都一直有船只备存,用以跨海侵扰江东。只是由于淮失守,这一部分战船困于战区之外而不能淮,但眼下也还并未落手中。

所以当下最重要的还是集结战力打通淮水航道,将那些战船调淮水,同时将原本徐镇兵卒集结起来,作为大军前锐渡淮作战,在淮水南岸取得稳固的据点之后,后继大军自可一拥而下。

然而当他提出这个意见时,很快便遭到了石虎那些亲信将领们的反对,甚至有言辞激烈斥责他只是为了自谋,想要借着中山王军势为自己谋求利益,罔顾大军所困。

刘徵对此也真是百莫辩,诚然他如此建策是有一定的私心在内,想要借着中山王的扶植取代石堪在徐镇的位置,但这也是对大军有利的。最起码可以不必如现在这样,以拙劣之械用强驱兵众投江赴死,打一气,只为南增添军功而作贡献!

刘徵如此苦闷,却不知因为他不是中山王的心腹而无法得知国最机密的报,即便有良策进献,但根本的立足点就错了,石虎眼下根本就没有继续在南面作战的意图,再好的计策当然也不会采用。

军这里已是一塌糊涂,淮南军的攻势却一直猛烈高亢。如今涡江面上的战斗场面,就像是一个身高体大的成年在玩弄步履踉跄的婴儿一样。

路永自无将刘徵那种指令不行的困境,淮南军针对这一战早已经筹划良久,传递指令自有鼓号、灯火、走舸等数种方式,确保他的每一条作战指令都能清晰明确的传递到每一艘战船上。

虽然此时淮南军在战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路永也并未轻敌,并没有直接指令战船一拥而上,进行伤亡惨重的接舷战。当火攻佐以投石等远程进攻撕开军前阵后,淮南军战船便绕行游弋于江面,一如陆地上游骑包围步卒军阵的战法,绕着军船阵通过攒一层层的蚕食其众。

虽然军中也不乏勇卒驾船欺近,抛出钩索试图攀爬接弦,但类似的进攻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作战思路,往往只是单独船只上兵突如其来的举动。

譬如有数艘船突然冲出混的军阵,直往路永的座舰冲来,大舰之外甚至有两艘用于传令的走舸轻舟被退撞开,在淮南军前阵中造成了极大的骚。近畔有数艘斗舰急于回援而突然转舵,令得整个包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