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待归之人(2/3)

甚至都积怨颇多,至于以往那些青徐家的旧好,也都多有疏远,可以说是完全处在了劣势。但就算是如此,单凭一份请辞奏书就能避开要害。虽然没有避免被辍用的结果,但却留下了一个尾,仍有复起之可能。

要知道即将光复桑梓的,可不仅仅只有琅琊王氏。王导将此与请辞与否联系在一起,那么时局中那些家难免会有“他朝君体也相同”的隐忧,就算此前也愿意王导就此退居台城之外,但也不得不稍作姿态,这也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如此一来,淮上战事打得太漂亮,反而给王导施加了一层保护伞,让沈哲子准备多时未能一竟全功。不过就算王导应对如何巧妙,但也仅仅只是稍挽颓势,对于整个局面的扭转无甚帮助。

王导去位,诸葛恢则升任扬州刺史,可以说是成为了青徐家在时局中新的舵手。就算琅琊王氏此前在青徐侨门中有着怎样庞大厚的影响力,也难阻止青徐侨门分裂态势。

就像是沈家在成为吴首领之后,从来不会去想再去拉扯吴郡顾、陆一把,甚至要避免牵连太,如此才能让吴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沈家周围。而褚和庾家甚至还是姻亲,可是当其担任执政之后,对于庾家同样没有鼎力相助,庾怿只能退避离开中枢,就算已经在豫州取得不小的局面,但褚在选择方镇连结的时候,宁愿选择陶侃都不和庾家重修旧好。

至于历史上的桓温,则是直接对一路提拔他的庾家挥起屠刀,杀灭诸庾,尤其是庾冰的后代几乎被诛杀一空。

诸葛恢虽然不至于这么烈凉薄,但想必也是绝不甘于长久生活在琅琊王氏的影之下。甚至于如果这一次王导被彻底踢出台城,他或许还会对王家子弟稍作提携以彰显姿态,但是王导留下一个尾,只会加剧彼此之间的裂痕。

“台省事务,自有贤长权衡。至于如今的淮南,那也真是求贤若渴。”

如果说此前只是客套,那么现在沈哲子算是正式对谢尚和庾彬发出邀请。眼下他这个淮南内史的行政级别,还是在有些尴尬,顶上的空上司小舅子司马岳且不必说,如今淮南内史府其实还是挂靠在豫州刺史府下。所以这一战后,沈哲子就算别的都不考虑,最根本一点是要获得正式开府的权力。

像是现在,他就算想要留用谢尚和庾彬,不独要征求他们二者同意,而且还要从台中获得事调令。所以,他是迫切需要一个事权,能够自主征辟招募掾属,那就是真正的开府仪同三司了。眼下淮南内史这样一个不乏尴尬的官位,是绝对不能再用了。

如今的淮南,军事上的才是不缺,虽然没有什么冠绝一时的绝世名将之选,但未来的北伐也并没有什么天命王者等待他们去蹂躏征服。而且相对于追逐一两个可遇不可求的名将才,不如更加专注于军队本身的建设。

不过在行政方面的才,淮南眼下则是急缺。如今淮南军的兵势覆盖,其实已经远及豫南几郡,但却始终没有确定实际的占领统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乏治理地方,沈哲子又不愿意选择与乡宗合流,所以眼下只能暂时搁置。

如今聚集在沈哲子麾下的南北家子弟也是不少,沈哲子也在挑选、磨练他们的行政才能,但是相对于未来淮南的大规模扩张,这一点才储备仍然不足。他并不迷信什么名门贵种,包括他自己也一直在认真学习谨慎求进,的潜力是极大的,谁能想到秦末沛县一群流氓胥吏就能开创一个强汉盛世!

对于沈哲子的邀请,谢尚和庾彬也都没有拒绝,今次过江来他们本就没有打算短时间再回,只要台中调令下达,即刻就能在淮南上任。

接下来杜赫等又为谢尚他们介绍一下淮南如今的形势,夜色渐,沈哲子便频频望向窗外,更加感觉作为一个领导,果然方方面面的属下都需要,如果沈云、庾曼之他们在场,肯定早就起哄让他离开。可是现在,房内这些俱都专注探讨政务细节,他大小也是一个淮南内史,有必要连储炭几斤几两都一听再听?

终于,谢尚忍不住举臂掩打了一个哈欠,沈哲子便趁机开说道:“这两位也是行途漫长,多有疲累,实在不耐久谈。待到过几养足,诸位再带他们往镇下各处县乡屯邸实地通览一遍吧。”

庾彬倒是勤勉,似是想要将自己丧居几年时间补回来,闻言后便摆手道:“些许疲累,不值一提,我如今已是后进,怎么敢再懈怠费光……”

沈哲子说完那话,已经扶案起身,听到庾彬这么说,起也不是,坐也不是。终于他这小小尴尬被杜赫、纪友他们留意到,杜赫才转望向窗外,笑语道:“天色真是已经不早,淮南夜尤寒,道安勤勉是好,也不必过争朝夕。”

庾彬闻言后才略有所觉,继而望向沈哲子,少年时留宿公主府因拉着沈哲子晚归而被公主蛮横对待一些记忆画面复又在脑海中翻起,变得鲜活起来,于是便指着沈哲子笑语道:“寒夜将访何处?”

“自有待归之!”

沈哲子乜斜其一眼,接过亲兵递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