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2 江州地重(1/2)

荆州的消息传回建康之后,整个台城的气氛就变得空前压抑,台臣们出之间,不乏道路以目,敢于在这时节高谈阔论者不多,甚至就连私底下的聚会都变少,担心被误会私谋串联从而引祸于身。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类似的气氛已经许久没有出现,最近一次应该还是在前年方镇群起围攻江州王舒的时候。可就算是那时,气氛也完全不如当下这么紧张。毕竟,那时虽有兵,但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可是今次,虽然没有什么兵灾征兆,但荆州易主如此重大的消息,却仿佛一颗大石沉甸甸的压在时,担心局面顷刻之间就会崩溃。

之所以会有如此心惶惶的局面,诚然庾怿发之猝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南渡以来一直致力于维持的荆扬或是荆徐相衡被彻底打

要知道,接替陶侃的庾怿和坐镇徐州的郗鉴乃是姻亲,虽然姻亲关系并不意味着能够同呼吸共命运,亲密无间,但只要有彼此联合的可能,于世道而言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因为在如今的江东,还没有哪一力量能够抗衡这两镇的联合。只要出现类似的况,余者便再无辗转腾挪的余地。

当然也不是没有乐见如此况,毕竟庾家也是不乏拥趸,庾怿能够出掌荆州,不独意味着其家已经彻底走出了早年的颓唐,而且家势更进一步。而吴们在有了团结自保奋争的意识后,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也是不乏乐见,毕竟庾家也是友好一方,不会给吴带来太大的压力。

但一旦的身份地位不同,思想观念也会有所转变。庾怿出掌荆州后,是否还能保持如往年一样的态度,让心内存疑。

总得来说,时局内众还是悲观大于乐观。这自然也是因为庾怿本身就望稍逊,们并不认为他的能力可以驾驭住荆州这一分陕重镇。未来的江东走向如何,还是充满了变数。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台内对于这一事件是何反应和态度。是激烈的反对抨击庾怿和陶侃这种私相授受的行为,还是要逆来顺受的承认这一局面?

所以,所有俱都满怀焦虑的等待着六月朔的大朝议,想要看一看台辅重臣们对此各自都是怎样的态度。

在这种焦虑的期盼中,朔终于到来。

这一天还未亮,台内所有两千石以上的台省官长们便都早早聚集在太极前殿外的侧室内,等待皇太后和皇帝临朝。

房间中气氛极为尴尬,台辅们俱都分开落座,哪怕是不错的也都不似往一样聚在一起,彼此绝少流,完全没有往轻松随意的氛围。就连供奉饮食之类的内侍,出之间俱都小心翼翼,唯恐弄出声响引注目。

中书令褚翜坐在席中,脸色郁至极,几乎要渗出水来,眼睑低垂不望房中任何,双拳暗握摆在膝上,两臂频频微颤。这算是绪比较外露的一个,至于其他几个类似温峤、沈充、诸葛恢之类,态俱是寡淡无味,实在看不出心内所想,颇有几分讳莫如的味道。

朝议开始时间过去了已经将近大半刻钟,苑中仍无消息传来,台臣们不免更加焦躁,尤其褚翜更传来内侍低声训斥几句,遣之速往内苑探问。

又等待了一刻多钟,内侍匆匆内传诏,言是皇太后微染小恙,今便不出席朝议,请台辅们自往东堂议事论政。

听到这话后,整个殿堂内顿时响起一阵窸窸窣窣衣袍摩擦声,许多台臣早已经受不了这种压抑气氛,趁着各自遐思的机会稍微调整一下坐姿。再观一众台辅们,褚翜脸色变得更加郁,而其他则变得生动起来,尤其沈充,嘴角已经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如今少君当国,其本意志如何完全可以忽略,而皇太后的态度便等同于皇帝的态度。虽然伤病不可预料,但国中发生这样大的事,皇太后临朝称制,居然不见群臣,这态度实在意味悠长。

要知道,庾怿今次前往荆州乃是私自的行动,根本没有获得台城诏令首肯。这是最值得被诟病的地方,哪怕其乃是皇太后母家嫡亲兄弟,皇太后一旦临朝,也不能不表态训斥,否则朝廷法度威严便是然无存。

可是皇太后在这样的时刻却选择避不见,可见其对于庾怿的作为是心内暗许的,因而拒绝表态。如此一来,台内就算还想以此议论庾怿的罪过,也不得不顾及皇太后的态度。假使皇太后与台内发生截然不同的声音,庾怿甚至可以反过来指责台辅把持朝政,宫凌君!

当然,庾怿今次如此胆大妄为,也绝对不是皇太后一个默许态度就能够包庇纵容下来。皇太后本身也并没有压制内外群臣的能力,否则便不会用这种态度,大可以直接跳出来力挺庾怿,言是其身领苑诏。

所以她对庾怿的支持也是有所保留,如果接下来事态发展不能尽如意,那么这个病不好也得好。庾亮祸国在先,她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力挺母宗执权的,顶多在立场上有所偏袒。

但就算是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