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8 桑梓归否(2/2)

子弟,也多在台阁之间担任掾属。

这也是门阀执政的一种默契,若非生死之仇并不会将政敌赶尽杀绝。如果局势就这么演变下去,几执政替换之后,待到当年政斗氛围已经不再,这些各脉子弟当中,其个或后代未必不能再次登上舞台,获得台辅三公高位。

譬如河东卫氏的卫瓘,中朝陷于政斗近乎满门遇害,其后代在江东中兴之后也始终找不到立足之地,但到了卫崇时期,终于又是苦尽甘来,联结帝宗,再次获得执政高位,又可延续几十年家业风光。

但未来还有希望,并不意味着当下便能从容。王导在退居之后,便几乎消失于公众视野中,除了某些大型的祭祀庆典会露面站在前排,也就只有在府内一些私密极高的宴会中才能看到一面。

至于王导居家生活如何,内外也都不乏好者。其虽然已经不在位,但最起码最近这些年,江东时局无论如何变化,仍然难以完全淡化消弭其存在的影响。

但其实王导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在家临帖琴,陶冶趣,偶尔召集家中子弟悉心教导,只有推却不过时,才会出面接见一些屡屡求见的门生故吏。并不像时所想象的那样,终抑郁不能开怀,又或苦心孤诣筹谋反击大计。

但身为一个政治物,又是亲手缔造中兴局面的重臣,哪怕离开了时局中,又怎么能完全免于时局的影响。再没有了诸多政务劳的况下,王导看似豁达开朗,但其实整个也是快速苍老下来,须发俱都苍白,身上也多了许多衰老病痛。

若是见到王导目下这样貌,或要讥笑其终究难免恋栈权位,不能做到完全的豁达。其实王导也并不追求完全的豁达,在他看来这种所谓豁达就是完全的不负责任,无论对家业还是国事。

但他也并非失衡落寞,更多的还是一种陡然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存在价值的那种迷茫感。

所以对于如今的内外大事,王导虽不置喙,但也保留着一份关注。台辅们虽然防备着他重返时局内,但也不至于完全封锁住他的消息渠道,所以王导的消息来源也是比较迅速的。

这一天,王导尚在室中静坐,门生匆匆行将一张便笺摆在案,看到那信封上朱笔标注,王导眸子便微微一凝,而后便抬手拿起信来匆匆一览,继而脸色便急剧变化,复杂至极。

默然良久之后,王导才涩声道:“速将猷引来见我。”

很快,一身素袍的王允之便行室中,他生至孝,哪怕丧期早出,但平也都绝不着彩,以示居哀,尽管身在高门绝不外出,也无一丝放纵自己。

眼见王允之更显清癯成熟的脸庞,王导一时间也是感慨无比,最近这些年,王门家室多劫难,就连晚辈们都难免。这当中他唯一感到可惜的便是王允之,这么多子弟当中,若讲到敢于担当、不负烈气的,唯王允之一而已。

这本该是庭门玉树,国之肱骨,却受父辈所累,只能闲养家门之内,满腹才学不得施展。

略微收拾一下心,王导才望向王允之沉声道:“江北再传捷讯,桑梓终为王师光复,这实在是庭门大幸。我想让猷你率一部分家归乡探望,略整乡,若是乡土安稳,也该思归,希望我这一副老躯,还有机会埋于故乡……”

王允之听到这话,眉弓顿时一扬,而王导也不作隐瞒,直接将那一份江北传来的报递给了王允之。

王允之看完之后,脸色也如王导一般变幻不定,又过好一会儿,才抬望向王导,语调则是不乏冷:“江北弄事至此,貉子势大难遏。莫非太宰以为,我家只要归避乡土,便还能有方寸苟安余地?”请大家关注威信“小 说 全 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