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4 将主轮调(1/2)

弘农杨氏串结乡势,虽然最终只是演变成一场闹剧,以家门横祸、几近灭门了结,但是凭心而论,杨家这座坞壁选址真是非常不错,依傍渭水,不乏攻守地理,又能兼顾照拂渭南平原。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如果不是中朝时杨家被打击过甚,兼之后续动中族又有许多流散在外,如果能专注于乡土发展的话,沈哲子相信凭杨氏的旧望以及乡土中的根基,所经营起来的声势绝对不会逊色于河东薛氏。

若是那样的话,沈哲子在对付杨氏家门的话,也不会采用如此果决血腥的方式,肯定会要柔和得多。

正如那些乡宗所考虑的,行台王师并非过境强龙,而是要踏踏实实的收复疆土,再兴王治。强军诚然可以所向披靡,但是地方上的重建要远比军事复杂得多,若要求以长治久安,便不能将乡土屠戮过甚。

沈哲子之所以敢于对杨家血腥镇压,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杨家自己本身丧失了那种乡土门户的立身根本,虽然看似仍然旧誉崇高,极短时间内便营造起这么庞大的声势。

但是这种乡势串结,说到底只是一种投机行为,乏甚内部的凝聚力,跟河东薛氏伫立乡中数十年之久、守护一方乡土安宁所营造出来的那种乡基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线几路军队凯歌高奏,沈哲子虽然没有亲临前线,在弘农境中也是忙碌的不得了。比较重要的一点,便是对弘农杨氏后续的惩治。

弘农杨氏海内名门,虽然眼下乡资、势位俱失,但也并不能说杀就杀了。

无论是否接受,世道就是如此,能眼见者不过只有浅表光鲜醒目的一部分而已,就算王师北伐活无数,但却对弘农杨氏这种北地旧望门户大加残杀,在一些王师势力所不及的地方,一个虐嗜杀的恶名是难免的。

这一点,并不仅仅只是当下世道积弊,世长久以来就是如此。任何时代都有其标杆物,而这些标杆物的生际遇如何,一定程度上便能反应出那个时代的些许特质。

所以对弘农杨氏,沈哲子不止要杀,还要杀得有理有据。首先便是在攻打坞壁过程中被直接轰死的杨琳,尽管已经死了,也没能免于责罚,枭首辕门外示众。

还有就是此前于郡境之外被意外抓捕的郭敬,沈哲子同样没有客气,辕门斩首之后,首级与杨琳并挂一处,这就是弘农杨氏勾结外寇、意图坑陷王师的最有利证据。

而后便是弘农乡境中乡们对于杨氏各种乡土劣迹的检举揭发,所搜集出来的罪证简直数不胜数。

当然这其中肯定免不了栽赃冤枉,那些境中乡徒们所谓体察上意,为了取阅沈大将军,脏水简直不要钱的往弘农杨氏身上倾泻。但若说完全就是冤枉了弘农杨氏,那也不尽然,这个世道想要生存立足,谁又能够保证清白无暇?

不巧弘农杨氏撞在了行台枪上,被拣选竖作逆门标杆,那也没有什么可保留的,有什么手段都招呼上就是。无论这些罪证别相不相信,但是有着乡徒的频繁检举,谎言千遍就是事实,最起码在弘农这一片乡土中,弘农杨氏名声确是臭不可当。

在正规的司法量刑之前,沈哲子又示意弘农乡党们立起一座乡伦碑,就竖立在杨氏原本的家门族地上,碑文力陈杨氏一些比较大的罪状,而在碑文后又各作标注究竟何检举此罪。

这条举措,实在就太毒辣了,算是彻底斩断铲除了弘农杨氏的乡土基础。就算过了这一个风火势,行台赦免杨氏一部分残余族众,其家门若想再在乡土立足,首先需要警惕的便是那些列名碑上的乡宗门户。

如此毒计,自然不可能出自宽宏雅量的沈大将军度内,所以从行台赶赴弘农的李充便主动承担了这一名声。

李充眼下已经改名为李弘,虽然沈哲子也并不苛令行台属官们避讳,但李充本身就负责司法定章,还是主动做出了回避。毕竟眼下直称本名也是自称的一种说法,这对李充而言也实在有些尴尬。

接下来便是对杨氏那些残余之众的追究问罪,除了首恶杨琳之外,其余几名近支族也因过往这段时间过分跳脱而被判以极刑。

杨氏立家弘农数百年之久,虽然中朝时期因为三杨的关系而被屠杀数千之众,但是眼下再作追究,各个房支族数量仍然堪称庞大。若再将一些亲友门户都算上,几乎可以说是囊括整个弘农郡中过半数的家,由此也可见这些乡土门户根基之厚。

其中大部分查有罪实的杨氏族都被打罪户,编役营。不过沈哲子也并没有强求斩除根,世家立足根本无非文化、乡资、亲谊等等几项。杨氏整个郡望都被败坏,就算后还有起色,那也不是一两代之间就能完成。

至于弘农郡境中其他乡宗门户,只要在华坞壁被攻后态度还算恭顺,基本还是以宽宏为主,若是一味的苛刑重惩,整个弘农郡境中只怕都没有了烟。

关于整个弘农的重建兴治,沈哲子也没有时间亲力亲为的主持,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