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兵临灞上(1/4)

京兆南面郊野中,有一群正向东面而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这一众约莫百数,小的十四五,大的也不过二十出,看起来有些怪异。

这一群年龄虽然不大,但却各携弓刀,一个个望去不乏英气,令不敢轻侮,野中纵有盗匪、流出没,远远观望片刻之后,也都识趣离开,不敢靠近。

一众逐水而行,速度并不算慢。途中偶尔有疲累落后,便会遭到来自同伴们的嘲笑,咬牙闷声追赶上去。

队伍中有一个体格魁梧的弱冠年轻,似乎是这一行的首领,其腰胯长弓,背上满满两壶箭支,手里还提着一柄长枪,一边行走着,一边回首大声道:“速行,速行!我们此行可是为了投效行台,追从王师建功树业,目下王师踪迹还未望见,只是赶路又算是什么辛苦!”

周遭年轻们听到这话,一个个振臂怪叫打气,速度又加快几分。只是再行了一个多时辰,就连那个为众打气的年轻都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一众才终于在一处树林边缘停下来稍作歇息。

“七郎,咱们今次离乡东投,是不是稍显轻率了些?我可是听说,西进的这些王师对咱们关中子弟非是善态……”

林中歇息时,一个看上去颇有几分老成的年轻凑过来,望着那个首领,不乏忐忑道。

那个作为首领的年轻闻言后,便将眼睛一瞪,不悦道:“阿兄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动身时便已经约好,要凭此一弓一刀并一身投效建功,不作懒散乡野的守户豚犬!”

“我、我也不是胆怯,可是家中亲长都言,这些王师实在、实在……”

“这一点,我早前不是说的很清楚,咱们关中,久承胡,王化不通已是年久,王师西进,难免相疑。庭门父子兄弟,常若乏教诲沟通,尚且难免疏远,不能相知,何况我关中久来自以邦外生民自居。王业兴复,千载功业,正需广引忠勇助力,就连胡虏之主都明白这个道理,咱们乡勇赤诚来投,王师又岂会将我等拒纳不受!”

听到这话,周遭年轻复又变得振奋起来,另有一个红脸少年挥舞着拳大声道:“王业复兴,海内共望,咱们关中华族岂能只作旁观!往年还可托辞王业远寄江南,投效难行,可如今王师业已行三辅,义勇杀贼、壮复乡土,怎能缺我关中健儿!”

“壮力养成,幸逢雄变,此身正该托于英明伟略之主,才可不负平生!”

年轻们一个个叫嚷不休,很快疲累感便然无存,继而又畅想来投身王师麾下将要创建怎样的功业。

这一群年轻,多为京兆各家乡宗年轻子弟,比如领这一个名为韦轨,京兆韦氏族,红脸少年则为扶风鲁氏鲁敬宗。不同于家门长辈们对王师西进的警惕与观望,他们对此却是期待已久,希望王师的到来能够一扫乡土诸多旧困,也能让他们得以一逞才力。

不过很显然,他们这一番炽热心迹得不到宗族亲长的认可,因此一群同怀壮志的年轻们索纠集起来,慨然离乡投奔王师。

“家门长老久历祸,抱此陋土妄求周全,他们怯于争勇、道是可凭此独善,可过往多年,关中天府竟成废墟!忍辱偷生,即便得全一时,也只是世笑柄。同为少勇壮力,天中王师众将已是名重天下,咱们关中子弟竟无一可称英雄!匹夫不可夺志,今次一行,建树与否尚在其次,志在自陈于王师帐下,使知我关中仍有忠勇可夸!”

那个年轻韦轨又振臂高呼,周遭年轻们俱都纷纷响应,而后一行继续上路东行。

其实他们今次东行投军,也的确是轻率孟,一者根本不知王师目下已经军行至何方,二者也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仅仅凭着一腔热便仓促上路,甚至根本就没有多少有着长途远行的经验。

所以到了傍晚时分,一众便不免傻了眼,他们连基本的饮食、营宿之物都没有准备。也幸在目下时仲夏,即便野中露宿也不算辛苦,再加上一些携带了一些吃食,加上郊野狩猎,总算凑合着过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一众早已经不再向昨那么饱满,倒不是说打消了投军建功的志向,只是都意识到此行远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他们还不知东行几才能迎见王师,就连吃饭都成了一个问题。

“此间再向前,有我家一户亲宗筑坞,咱们先去坞上央借一些食物,待到引领王师乡之后再还……”

其中一个年轻提议道,很快便获得了一众饥肠辘辘的年轻同意。

于是一众继续上路,郊野中漫行大半天的时间,总算是找到了那个年轻所言的亲戚家,一行才总算得以饱餐。

坞壁主在得知这一群年轻目的后,一时间也是连连叹息摇,对这群年轻的想法、举动颇多不认同:“晋军西来,对我乡土是好是坏都难卜。你们这些少进也真是不知轻重,且不说其军会否接纳你们,即便是将你们收纳在军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