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9 河东商都(1/2)

如果说关中的变化尚有旧年的残旧貌可循迹,那么河东的变化则可以用改天换地来形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特别是沿河一线,水运昌盛,舟车塞途,沿岸一线仓邸绵延、几如山峦,乃是中州西境最繁荣的区域所在。

与潼关隔河以望的蒲坂,既是河东如今郡治所在,也是西线最为繁华的雄大城池,甚至还要远远超过关中三辅核心的长安,较之行台所在的洛阳都相差不远。

河东归治较之关中要早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在大举西征之前,行台便不计代价的投河东,将之打造为西境最重要的战略大中转基地。

但河东之所以有今的繁荣富庶,单凭行台的投也是很难做到的。毕竟行台要兼顾的方面实在太多,特别是河北的石虎势力,更是杵在身畔的一柄利刃,即便是对河东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视,也不可能倾注所有。

在河东过去这三年多的建设中,民间财货的涌所带来的效果甚至还要超过行台本身的投

河东在中朝时期虽然在统辖上是隶属于司州,但是实际的地理位置,却是素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并州南大门,也是连接关中的重要通道。

正因如此显重的地理位置,特别是浓厚的战略意义,河东在过去这些年的动中,也是受兵灾虐害。

三国时期魏武曹将五部匈安置于并州境内,汉贼刘渊作于并州,之后设都于平阳,河东不久没于贼中,便等于是洛阳痛失了北大门。从那以后,屠各贼众便可长驱直于中州,陈兵洛阳城下,遂成永嘉之祸。

之后关中的刘曜与河北的石勒东西争霸,河东也成为最主要的战场,几次大战都发生在境地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河东之地所遭遇的兵祸戕害可想而知,可以说是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郊野之中除了零散分布的一些乡豪坞壁之外,城池、村邑几乎是然无存,其残之处,甚至还要有甚于关中和中原。

沈大将军过江用事、北伐以来,河东可以说是归治最为顺利的地区,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河东残过甚,乡豪们完全无力抗拒王师大军,更兼有北面平阳多有胡寇掳掠乡野,乏力自保,另一方面则就是这些乡豪们亲眼所见,王师在敢于抵抗军威的弘农是怎样的大开杀戒。

河东归治顺利,行台自然也有优待,复治之后,一应乡土秩序几乎完全没有更改,甚至还授予了一众乡豪高低不等的官爵、名位,对于他们的乡资、乡势几乎没有触碰,反而用诏令让他们所拥有一切得以合法化。

所以,真要讲到官民和谐、公私两宜,河东与行台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模范的典型。行台以其强大实力给河东提供最迫切需要的安全保障,而河东乡众在行台经营西线战略的时候,也都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完全没有推诿和拖延的迹象。

但这并不意味着河东就乡固结、局势呆板、没有变化,虽然行台方面没有过多的涉河东乡、细务,但当各方商贾蜂拥而来、各地物货澎湃涌的时候,河东的局面还是发生了莫大的变化。

商贾逐利,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抢占河东,自然不是为了不遗余力的支持行台对河东的复建经营。

河东的地理位置摆在这里,上通山西、西接关中,东面则依庇于中州河洛。

特别是随着行台对于中原、江东等各处的规划、把控越来越严密,民间的资本能够在其中得享利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虽然也有胜在细水长流的稳定收益,但跟早年军事阔进、他们也能追从分享战争红利的收益相比起来,便显得不够过瘾。

而且过往这些年,许多从一开始便紧紧追随沈大将军北进步伐的江东家,到如今财力积累也达到一个极为雄厚的水平,他们是既有余力、又有野心开拓新的商贸版图。因此对于河东这个勾连东西南北的要害位置,自然不会放任错过。

所以,当行台开始大笔投、建设蒲坂大基地的时候,各路豪商也都闻风而动,满车满船的财货运载到了河东,希望能够先占下一个沿河的有利位置。

在这一当中,靠近蒲坂周边的土地首先便吸引了商贾们最大的注意力,很快便被推到了寸土寸金的价格。

河东虽然也不乏乡豪残留,但真正敢于靠近河畔这种通要道建设坞壁的则少之又少,没有足够的实力,那简直就是在找死。所以河边的这些土地,绝大多数都是无主的荒野,随着河东归治,自然而然也都被行台接手圈禁起来。

行台并没有主动向外售卖土地以供商贾建设囤积货品的仓邸,而是体恤河东乡,规令只有河东本籍乡众按户纳捐授土。

商贾们争红了眼的那种热切急迫的氛围,自然也令河东这些乡民们感受到,尽管也有一部分是故土难舍,但更多的则眼见于此中惊的利润。

哪怕他们本身并没有通货四方的能力,但若能在河畔得据一角,自有源源不断财货门,终年所得要远远超过了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