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下辈子再还(2/3)
他的喜悦度,心好的
况下,
的积极
会更高一些。
比赛地点是省会文化大厦。
在郭白的想象中不会太多,但来到这的时候,发现这边的
还真是不少。
对于大众来说这个比赛比较冷门,但对于文化圈来说,这算是一场文化盛世了。
看看都有那些后起之秀能接过老一辈的笔杆子。
“这是聂海婷,著名的童话作家……”
“这是萧景,著名的侦探小说家……”
“这是……”
每遇到一个认识的,王一诺都会小声和郭白介绍一下身份。
郭白虽然不懂那一个个名衔,但看王一诺的表就能感觉到这些
的重量级了。
而这些还不是评委,只是来看一看的。
郭白倒是好奇评委都是什么身份了。
现在他就知道一个,也就是和自己有些渊源的文学新。
文老年纪大了,不常写书了,这几年都忙着教书育,在培养后
的道路上的发光发热。
进了大厦,走进会堂,郭白又看到乌泱泱的一群坐在观众席上。
郭白再一次明白了盛事的意思。
接下来,就是比较正式的介绍时间,先是介绍了一下赛事,然后介绍了几名评委。
郭白也终于见到文老长得是什么模样,和国内大部分老差不多,一
白发,满脸皱纹,就是表
不太和善,倒是有些不怒自威的感觉。
老家还是
大代表,看来也是受过一些政治熏陶的。
其他评委也都是省内著名的作家,说到最后,居然还有本省的文化部官员出现,郭白顿时觉得这个比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枯燥而又乏味的介绍结束,主持也知道观众有些等不及了,赶忙宣读了一下比赛规则就让评委们抽命题了。
说是随机的,但是是不是随机只有天知道。
命题很快被抽了出来,有一个正好是郭白昨天详细探讨的一个。
能押中一个就不错了,郭白也没有强求,毕竟又不是都要写。
王一诺在场外握了握拳,心
放松了许多,有准备的
况下,这场初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郭白身边的参赛者都很沉默,都是十多岁的小孩,再加上网络还没有流行,有社牛
症的
并不多。
当然,比赛也要求不能说话,有没有社牛
症郭白也说不准了。
初试也没有太特别的事发生,大家都在奋笔疾书。
命题给出,他们要在三个小时内写出800字来。
这个数字既能完整地讲一个故事,也能炼这些参赛者的语言。
郭白写小说时三小时写出个一万字也没什么问题,但只能写800字左右的时候,倒是把他给难住了。
他附近的参赛者时不时抬,就能看见郭白愣在原地半天没有动笔。
不由得嗤笑一声,这种也能来参加比赛?
王一诺急了。
好歹动一笔啊,难不成被命题难住了。
这就跟阅读理解似的,抄题也行啊!
嗯?不对啊,这命题昨天已经讨论出最优解了啊。
动啊郭白,快动啊!
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现得被命题难住了,有点让她脸发烫啊。
或许是因为比赛经验不足,所以有些紧张,导致脑袋一片空白?
王一诺只能这样想到。
场内,郭白终于动笔了。
他想明白了一些东西,小说的本质其实就是讲一个主线故事,其他多余的东西都是为了丰满物和剧
的。
而好的文笔可以让简单的故事也能有趣许多,自己的文笔虽不算最好,但也不算差,配上一个还不错的小说点子肯定是没问题的。
找到了自信后,郭白的心也放松了下来。
虽然活了挺久,但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赛事,算是自己这辈子参加过的最大的赛事了。
不少因为这个男孩不动笔而投来的目光也收了回去,鹤立群的往往才是最受
注意的,等他不特别的时候,也就是个普通的
罢了。
看到郭白动笔,王一诺也松了气。
她真怕郭白以为没有比赛经验而折在初试,那可就太可惜了。
观众们有些心痒痒的,都想早点看到这些年轻的小说。
评委们倒是占据地利,可以到处走动看参赛者的作品。
但也就是浅浅的看上一眼,然后带着高莫测的表
离去。
郭白这边也有评委过来看了一眼,又微微点离去了。
观众被这动作搞得心更痒痒了。
王一诺这时倒是一脸平静。
开的几行字能看出来什么,评委也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