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湖光山色净无尘(3/3)

闻过。

琼湖,还相当热情好客。

肥美的鱼虾,被奉献给嗷嗷待哺的吃货。

湖里偶尔被打上来的一两米长的大鱼,还一度,成为小小的我,怪力乱神,疑神疑鬼的来源。

琼湖,无私,热情,温和。它就像高山中的女神,温柔地溺爱着那些不断索取,贪得无厌的小宠物们。

琼湖边上,有个月亮湾,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一湾碧水,一抹云霞,一袭榕树,一张石桌子。

当然,石桌子是重点。

石桌子在碧水旁,榕树下。

石桌子上,可以斗地主。

额。

还是说一点符合意境的。

石桌子上,可以摆满美食。

烤鱼,巴掌大,对半分,穿在竹签上,冒着油,撒上葱花辣椒。

醉虾,透明的小虾,放在酒里,再混上醋,辣椒,糖。鲜甜可口

当然,生吃小虾这个过程,有些血腥残忍,不卫生。

但是,在这些不断索取,贪得无厌的吃货心中,醉虾,还是一个醉人的存在。

在琼湖里划船,也是极惬意的。

在湖里划船,并不是赶集市般,煮饺子般。

也不是无奈的家长,安抚哭闹熊孩子的忽悠之举。

在琼湖里划船,是如诗如画的。

碧水蓝天之中,踏着脚踏船,吱吱嘎嘎,可以远离喧嚣,远离红尘,藏到遥远的湖中心去。

湖中心,碧波万顷。

头,悠然现南山。

头,便是碧水依依,一片清凉。

琼湖,极美,还神秘。

据说,琼湖是地震地陷而成。

一座古城,如今就在琼湖水下。

天晴时,在吱吱嘎嘎的脚踏船上,就能看到水下,隐隐约约的城墙。

于是,我便经常,欢天喜地地,趴在船沿上,瞪大眼睛,透过水面,寻找那传说中的古城。

其实,除了青山的倒影,和好奇的鱼儿之外,我没有看见过别的。

但那水下,遥不可及的古城,也成了我心中的,白月光。

与琼湖万年相依的,是连绵的武山。

武山,虽连绵,但不险峻。

山势平和,与琼湖一样,是个温吞的性子。

虽温吞,但武山,也是座宝藏山。

怀璧其内。

湖边有山,山上有庙。

庙有很多座。

一,二,三,四,五……

庙,成了爬山的人,往上爬的动力。

我,记住每一个山寺的方法,是通过每个寺里的,美食。

一殿,有煮花生。

二殿,有豌豆凉粉

三殿,有豆花饭。

四殿,有油炸土豆球。

……

在郁郁葱葱的山间石板路上,凉风习习,回头便是翠玉凝脂般的琼湖。

爬山,简直就是享受。

根本不是减肥的自我折磨。

每每哼哧哼哧爬升一两百米,便可以看到古寺。飞檐楼阁,古朴肃杀,让人瞬间产生穿越到饮马江湖年代的错觉。

最高的十二殿,也是石板路的终点。

十二殿,是个颇超然的道观。

首先,人少。

道观中,只有一个老道士。

长须长发,道骨仙风。

自己安守两间陋室,种上一方小白菜。

生活简单又悠然。

老道活成了,所有人向往的样子。

逍遥天地间,半亩方塘半亩田。

古寺身后,便是大片的松林。

风过,便是排山倒海的松涛声。

石板路,变成了厚厚的松针小路。

松针小路,蜿蜒而上,消失在松林深处。

人忍不住地畅想,小路的尽头,会不会遇到个大雕或者推销旷世武功秘籍的独孤求败。

巍巍武山,连绵而柔和,不险峻,不陡峭,和琼湖一样,亲民。

武山中的十二个山寺,有佛门,有道观,还有儒家园林。三脉共存,其乐融融。

整个湖光山色,就是一团和气。

好吧。

我大概是习惯了。

一不小心,就又写了一篇关于琼湖武山的小作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