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论海洋的重要性(1/2)
 御书房里坐着五个
,朱由校、内阁的三位大佬以及杨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五个
可以说已经囊括了大明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那几个
,当然了还有那位不在这里的司礼监的魏公公,不过这位属于宦官,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所以五个
已经是大明明面上权利最大的那几个
了。 
这要换到后世的现代社会,那就是妥妥的华夏九大长老的大明版。
 面对桌上四个
望向自己的眼光,杨峰先是用炯炯有的扫了众
一眼,随后才问道:“陛下,诸位阁老,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
,可以说是博古通今,那么本侯敢问诸位一句,为何自古以来都非常忌讳劳师远征啊?” 
韩爌闻言只是轻哼一声却不说话,朱国桢则笑道:“恺阳公是我朝少有的允文允武的重臣,此事他最有发言权。”
 孙承宗和杨峰的
很不错,这个面子自然是要给的,闻言后手捋胡须笑道:“自古大军远征讲究的是兵马未动粮
先行,在本朝内作战还好,若是迈出国境便不一样了。 
 大军每
消耗便是一笔天大的数字,而且若要维持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军一旦远离国境,需要动员的民夫和征发的徭役则是数倍于大军,一个不好便是动摇国本,所以圣
才教诲我等,兵者乃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昔
强大的大隋为何在隋炀帝杨广手里不过短短十四载便灭亡?不就是因为杨广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先是西征吐谷浑后又三征高句丽,弄得国力衰竭,最后为李唐得了天下,这就是前车之鉴啊!” 
 孙承宗一边说,一旁的韩爌和朱国桢则是频频点
,如今的大明好不容易才有了点起色,可不能因为远征而一朝尽毁啊。 
“孙阁老说得有道理。”
 杨峰一边说一边提起酒壶替桌上的几个
斟满酒,随后说道:“不过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古
之所以惧怕劳师远征那是因为大军在外,无论是粮
还是器械物资补给都非常困难。 
 本侯曾经算过,大军离开国境五百里,若想维持大军作战便需要同等数量的民夫在后
位大军运送粮
物资,若是离开国境一千里这个数量则需要翻倍,运送粮
物资的民夫需要消耗的粮食也是如此,以此类推下去,大军离开国境越远所需要的耗费的
力物力越大,这也是为何古往今来为何一听到劳师远征不少
便谈之色变的原因。” 
“正是如此。”
 孙承宗好的问道:“江宁侯既然已经如此清楚,为何还要旨意要将将吕宋强行纳
大明版图呢?须知吕宋距离大明两千多里,中间又远隔重洋,想要维持一支大军所需要耗费的粮饷就更不用说了,难道这里
有什么老夫不知道的理由不成?” 
杨峰举起酒杯笑道:“来,让咱们共饮此杯,咱们再细说。”
 这个面子众
还是要给的,就连朱由校也把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杨峰这才说道:“所以说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往想要维持一支大军所需消耗,唯一的办法就是动员或是征发大量的民夫为前线的大军供应粮
,但诸公有没有看到听说此番本侯远征吕宋在福建大肆征发青壮民夫啊?” 
 众
面面相窥,貌似好像仿佛真没听说呢。 
 这里要说一下,杨峰麾下的江宁军自打成立以来所需要的粮饷器械全都是杨峰自己掏腰包,朝廷从来就没有出过一分银子,所以一直以来朝廷对于江宁军的后勤补给等
况全都处在一种漠不关心的状态,所以就连孙承宗这位新上任的内阁首辅也不甚清楚,现在一听杨峰这么说不尽大感好,赶紧问道。 
“江宁侯,这是为何,能否细细道来?”
“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好怪的,说白了无非就是两个字,水师而已。”
杨峰正色道:“自古咱们华夏大军远征时,后勤补给全都是靠陆路马驮车载,再分出一部分大军沿途护送,历经艰难这才送抵前线。
可吕宋却不同,本侯自打重建了福建水师后,如今福建水师已拥有战舰近三百艘,货船也有数百艘。一艘一千料的货船可装载约莫九百到一千担的粮食,如此算来想要维持一支两万大军所需只需三十五艘货船往返一趟即可,这样算起来动用货船来维持大军补给比起陆路来说节省了何止数倍。
 而且海运的好处也有很多,那就是毋须出动重兵保护,只需要数艘战船沿途跟随护送即可,这又是减少了大军的损耗,咱们运送粮
时不用考虑运送粮
的民夫重兵所要消耗的
粮,前线需要多少咱们运过去多少即可,诸位请想,维持一支在吕宋的大军还需要那么多粮饷吗?” 
“嘶……”
 几位内阁阁老还是
一次听到这种事
,一时间都呆滞当场。 
过了一会,孙承宗才一拍大腿。
“妙……妙啊……数万大军一月所需只需数十艘货船即可全部运送完毕,中途既不用民夫也不用重兵护送,如此一来路上的损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