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困惑(1/2)
天启十一年正月十七明朝时空孟津城
距离剿灭流寇主力只过去了半个多月,原本被流寇肆虐而变得残败不堪的孟津城开始了重建工作,大街上也开始逐渐有一些农户摆卖农产品或是卖点小东西,这也证明这座城市已经开始恢复元气,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但至少是个好的开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上午时分,虽然孟津城上空还飘着细细的小雪,但杨峰依旧起了个大早,带着宋烨等几名家丁出了门。
 一行
走在大街上,看着空
的大街几乎空无一
,偶尔有几个
经过也是步履匆匆,尤其是看到穿着军服全副武装的杨峰一行
后,这些
更是要么躲到一旁,实在躲不过去的则是拼命低下了
匆匆走过。 
 看到那些百姓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老虎一般,跟在杨峰身后的宋烨心里不禁有些来气。自家公爷辛辛苦苦的将他们从流寇手里解救出来,这些
不知道感恩也就罢了,现在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洪水猛兽一样,这也太让
伤心了吧? 
 他有些担心的看了杨峰一眼,发现自家公爷面色如常,背着手在大街上慢慢的走着,对于这些
并没有理会,这才放下心来,对旁边隐蔽的使了个眼色,示意加强周围的警戒。 
 身后的家丁会意的点了点
,杨峰作为一十数万大军的统帅,他的安危可谓是重中之重,是以别看现在他的身后只跟着七八名家丁,但其实在周围却是有不少于两百名
的
员暗中护卫,一旦发生突发状况他们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赶过来。 
 不过说实话,杨峰确实没有心
理会这些事
,虽然孟津城里确实呈现出一片残败的气象,但重建一座城市这种事
是地方官的事
,他还没圣母到把什么事都揽到自己
上的程度。 
现在杨峰考虑的是那些已经四散逃走的流寇应该怎么办。
从表面上看流寇主力已被歼灭大部,就连号称闯王的高迎祥也死了,其余残部也四散而逃,剩下的残部应该是不足为患了。
但熟悉历史的杨峰却清楚,高迎祥被歼这是一个开始,逃走的李自成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这位号称打不死的小强的
坏力实在是太惊
了,在另一个时空里,这位驿卒出身的家伙就是凭借着一
子闯劲把大明搅得天翻地覆,弄得崇祯皇帝也不得不吊死在了煤山。 
 当然了,这其中固然是东林党
、文官集团、地主富绅阶层和大明朝廷自己作死的原因,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李自成的
坏力有多么的惊
了。 
 上次杨峰刚歼灭了高迎祥后,他就派出了大批的
手去寻找李自成的消息,但半个多月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李自成就像是
间蒸发似地一点消息都没有,这让杨峰感到很是心烦。 
 是的,我们的杨大官
心
很烦躁。 
 他来到大明已经五六年了,虽然表面上大明外部最大的地方满清国已经被他提前给灭了,台湾也收了回来,就连他麾下的江宁军也开始兵发南洋,但国内的形式却没有得到根本
的改变。 
如今的大明地主士绅和文官的势力依旧非常庞大,可以说大明的基层依然是他们的天下。
 明朝时空的事
也就罢了,还有现代时空的事
也让他有些烦恼,虽然他已经连续弄死了几个想要对他公司下手的不开眼的
,但他也不知道这次示威能不能打消那些资本大鳄们贪婪的目光。 
想到这里,杨峰不由得轻叹了一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紧跟在他后面宋烨则是一脸懵
,不过跟随杨峰这么些年,他已经习惯了自家的公爷不时就会冒出几句莫名其妙的话语,表示习惯了就好。 
走了半天后,杨峰突然问了句:“宋烨,你说流寇为什么要造反呢?”
“啊……”
 宋烨愣了半晌,良久才才喏喏道:“公爷,小
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小
窃以为流寇也是
,除了少数野心勃勃之辈意外,大多数
都是愿意过平安
子的,之所以造反还是因为活不下去吧?” 
 “是啊,他们大多数
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杨峰轻叹了一声就不吭声了。 
其实这点宋烨不说杨峰也很清楚,明末的流寇之所以能成气候,无非就是大明的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士绅所霸占。
 数量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
却占据了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和资源,再加上小冰河的肆虐以及满清的推波助澜,以及东林党这群蠢货,这样的大明想不完蛋都难啊。 
虽然因为他的出现,红薯、土豆等经过后世培育的高产粮食提前几百年出现在了大明,但这也只是缓解了大明病症而已,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否则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想到这里,杨峰就不得不佩服现代时空的太祖。
 太祖以超
的魄力一举将旧社会的地主阶层一扫而空,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