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韦家庄的工业初起步】(3/6)

法国n·j·康德首次采用水洗石墨的办法,使石墨的纯度提高,并用粘土将石墨粘结制成笔芯,此法被称为康德法。为铅笔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来,法国化学家孔德经过反复试验,改用黏土作增固剂,制出的笔芯比原先还要坚实耐磨,而且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石墨矿,直到2020年仍在使用。

美国有一位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条中,嵌一根黑铅芯,再把两根木条对拼粘合在一起,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铅笔杆。

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把石墨矿石研磨成末,用水冲洗去杂质,获得纯净的石墨;接着,他又在石墨中掺硫磺、锑、松香等物质;然后再将这种混合物加热凝固,并压制成笔的形状,这是铅笔最早的雏形。

经历百年的发展后,此时的“铅笔”进了其自身演变的初级阶段,木制铅笔杆的出现,成为“铅笔”的半成品,市场上主要为此类铅笔杆,使用者需要经过再次削制才能使用。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孔德发明的“铅笔”实际上还只是铅笔芯。

给铅笔芯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1812年,美国一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完成的。

门罗发明的机械可以切割出长5至18厘米的标准化细木条,并能在细木条中间挖出一条刚好适合铅笔芯的凹槽。

将铅笔芯放槽内,再把两条木条对紧、粘合,这就制成了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铅笔杆。

直到韦宝所在的后世,这仍是制造普通笔杆的标准流程。

这不是军事工业,没有多少科技含量,所以三个‘热衷穿越巨’兄弟查找的资料完全适用,韦宝也没有经过多大波折,一个早晨就将一大桶料配好。

一部分制作铅笔芯,他自己琢磨着让铁匠和木匠生产两片式的制作铅笔外壳的木工机械。

这是手动式机械,因为有了火柴厂的摸索发展,这种手动机械已经不是难题,稍微更改尺寸,同样也能使用于制造铅笔。

中午在军工署的食堂随便吃了一碗饭,下午,韦宝便将第一支铅笔,这个时代的第一支铅笔弄出来了。

“除了咱们这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要制作铅笔,至少还得一百五十年!”韦宝一边用铅笔书写,一边自信道。

虽然书写的不是很流畅,料搅拌的不均匀,或者是原料配置比例不均匀,但并不影响书写,韦宝已经十分满意了。

“别就是过两百年,也未必能做出来吧?”过来观看的邓二鲜啧啧称,“光是拌料,就用到了好些化学辅料,这些辅料又需要很多化合工艺,别说韦家庄之外,就是我,没有几天功夫,也记不下来这么多步骤。”

韦宝听了邓二鲜的话,微微一笑:“不要骄傲。”

“有了这东西,咱们就不愁给那么多学写字,找墨汁的问题了,否则制作油墨都得好些手。”王秋雅感叹道。

“不但能省下油墨,还能省去不少纸张,等会试着做橡皮擦!这些笔迹,是能擦掉的,一张纸,可以反复用很多次!”韦宝答道。

“还能擦掉?”

几个妹子像是听天书一般抱着嘴,她们‘惊悚的’表又惹得韦宝一笑。

韦宝找了个木工,让他做主事,负责挑营建铅笔厂。

那跟着韦宝做事的木工大喜过望,暗忖跟着公子半天活,便撞了大运了呀,从此自己是主事了吗?惊喜的要给韦总裁跪下磕,不住道谢。

韦宝呵呵笑着让那起来,再不让他起来,估计下面就是赌咒发誓,愿效犬马之劳云云了,“你先做着,只是试用期,跟工们一样,做的不好,随时被顶替位置。有什么困难和想法,可以随时找工业局的主事反应。”

“是,公子,我这条命不要了,也一定做好!”那说着,红了眼圈,傻子也知道能负责一个厂子,意味着啥,他的生,瞬间改变了。

韦宝又代了他一些基本知识,必然铅笔将来发展了,要有软硬度区分,铅笔铅芯的硬度标志,一般用“h”表示硬质铅笔,“b”表示软质铅笔,“hb”表示软硬适中的铅笔。

再发展,还能试着做彩色铅笔,主要用于画画,等等。

韦宝将知道的一些常识告知,那拼命记忆,并且用手掌记录。

制备橡皮擦之前,韦宝了解了邓二鲜对塑料的研发状况。

工业原材料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原料和材料两类。

来自采掘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料;经过进一步加工的原料称为材料,如炼钢用的生铁。按其在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可分为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凡是构成产品主体的,是主要原材料,如织布中的棉纱;凡在产品的形成中只起辅助作用的,是辅助材料。

韦宝知道,将来的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在整个原材料中所占比重将超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