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大型片梭织机四特酒】(5/7)

韦宝其实是故意这么问的,他知道宋应星做的,其实是他们家乡的四特酒。

四特酒是江西名酒,四特酒的工艺一直引领着中华酒文明,唐时就有“四特土烧”工艺,明时江西的大科学家宋应星还将四特土烧的工艺写进《天工开物》。

一篇《曲蘖》,影响了后来中国白酒的规范化酿造和规模化酿造。

韦宝在办酒厂之前,就看过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一些手稿了,才想起让宋应星来牵办酒厂。

五千年的四特酒史,汲取了中华文明的华,印证了中国酒文明发展的每一个脚印。

四特酒一直以“王道之酒”的姿态屹立在名酒之林。

西周之后,四特和文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文墨客在赣中大地上饮酒赋诗,留下传世之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邀请刘十九的请柬“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以及宋朝陆游的直接赞誉“名酒来清江,色如新鹅。”

亮似钻石透如晶,芬芳扑鼻迷逗,柔和醇甘无杂味,滋身清类灵芝,这四大特色,点亮了四特酒的大名。

“就叫韦家酒吧?”宋应星笑道:“名字不重要,关键是酒好,喝的多了,碑好,就能扬名。”

“不,还叫四特酒,并在包装上标明原产地是江西,咱们这只是韦家庄四特酒。”韦宝道:“要尊重文化,尊重历史。这是知识产权!”

宋应星已经多次听闻韦公子说过知识产权这个名词了,对韦公子这个想法很赞同。

这年代,可没有这种观念,比赛偷师,偷着了就是水平。

虽然宋应星没有进韦宝的核心圈子,仍然只是客座的身份,但两个的关系处的挺好的。

韦宝在等宋应星在科考碰壁之后,争取将宋应星留在身边,让他将家眷接过来,再让他进天地会的核心圈。

宋应星则依然对于中进士信心满满。

“色香都很不错,不知道味道怎么样?”芳姐儿赞赏道:“不过,看这成色,和闻这味道,应该要比吴家的酒坊出的酒,强出不少。”

“没错,我们是纯粮酿造,经过是五十多道工序,别看这里暂时还很简陋,但半点没有马虎的。”宋应星答道:“小姐像是懂酒的,现在就可以尝一尝味道。”

芳姐儿用小手指点了一点,送中,砸吧了一下:“嗯,刚出的酒就醇香绵柔,很不容易,是好酒!”

“怎么?芳姐儿对我们的酒感兴趣吗?要不要也拉一些回去卖?”韦宝笑道。

芳姐儿美眸一翻:“韦公子发话了,这还不是小事吗?只是不知道价格。”

“跟吴家一样就是了,我们的酒,质量比他们好,价钱还不超过他们,怎么样?我不坏市场行!”韦宝很有信心道。

“你是说真的呀?你们这么小的作坊,自己喝都不够吧?”芳姐儿又转了风。

韦宝看出芳姐儿没有将自己刚才的话当回事,不免有点不爽,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笑了笑,没有再接这个话题。

“你真的想将酒卖出韦家庄?酒可不比其他,只有有银子的才喝得起,辽西辽东这一片是别想了。”芳姐儿看出韦宝有点不高兴了,但还是提醒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得罪了祖家吴家,还有全部的辽西辽东士大夫阶层!酒这种属于高档商品,跟平民百姓没啥大关系,所以你会觉得我卖不动。”韦宝笑道:“别放在心上,我跟你说玩笑话的,没有强迫你们山海楼买我们的酒。”

芳姐儿嗯了一声,也觉得有些别扭,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不是她不想用韦宝的酒,以山海楼的生意量,而韦宝的酒品质明显高于吴家的酒,肯定没有问题,但那样的话,她们山海楼就要卷韦宝和辽西辽东大户之间的是非当中,她爹肯定不会同意的。

韦宝虽然没有要求具体多少产量,只要求物尽其用,不要费粮食。

其实不造酒,韦家庄的粮食也不会费,二万多,消耗很大,何况现在还有自己的牧场,养殖场,再多的粮食也能储存消化。

“弄一批酒,用玻璃瓶封装,过两天范大脑袋要上京,让他带去送。”韦宝吩咐道:“还有,我们自己也窖藏一批,以作为纪念。”

“这是规矩,我知道的。用玻璃瓶装的话,那就高档咯。”宋应星道。

“还要用玻璃瓶装啊?成本太高了吧?”范晓琳不解的问道。

韦宝知道范晓琳的意思,韦家庄虽然能生产玻璃了,但是产品和质量提升并不多,原本是专门做煤油灯用的一点玻璃,现在还要做窗户玻璃,范晓琳觉得用来装酒,太费。

“没事,能循环利用的,而且我们的玻璃产量能上去。还有,成本哪里高?除了工,基本不用什么本钱。”韦宝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