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孙承宗的学生就是有面子】(2/6)

与孙承宗说话,两个都是火冒三丈,但他们各自的父亲都不出声,他们两个也不敢造次,躲后面,一个劲小声嘀嘀咕咕骂韦宝,连带着也骂孙承宗老糊涂了。

不单单是吴三凤和祖可法,还有很多偷偷骂孙承宗老糊涂了,居然收韦宝这么个乡里少年为弟子,都搞不懂韦宝到底是啥来路。

韦宝并不关心这些,他急于要将与毛文龙的合作契约兑现。

韦宝当即重新写了一份契约,按照孙承宗刚才说的,将六年期限,改成六个月。

毛文龙和重新签字钤印画押,然后孙承宗带签字钤印。

总兵马世龙、佥事万有孚、刘诏,满桂、王世钦、参将高见、贺谦,副将左辅、朱梅,鲁之甲、杨应乾、守备何可纲,同知程维楧,前屯守将赵率教,督师府赞画茅元仪、江应诏、李秉诚、鹿继善、王则古、沈棨、杜应芳、宋献、程仑、孙元化、火器营副将罗立、尤世禄、孙祖寿、觉华岛金冠、宣府黑云龙等蓟辽主要大员都在这份契约上签字以作见证。

赞画茅元仪还来了一首诗。

《江村村外有野水一湾就看秋色》

江村是处好清秋,倍寒塘特地幽。

但有白杨晴亦雨,瞥惊霜荻生洲。

饱看枫色还思影,送尽秋鸿更忆鸥。

漫说江南千万里,只须扶杖便江

韦宝看不懂啥意思,也不知道这位老兄是即兴发挥,还是早就写好了的,连声道谢,心想在场的有不少是大文,加上孙承宗本身就是饱学鸿儒,该不会有当着孙承宗的面,卖弄文章,偷偷骂吧?

孙承宗看过这首诗,赞美了几句,韦宝就彻底放心了。

在与一帮外籍官员谈的过程中,韦宝发现他们大都比较尊敬孙承宗,而且大部分都能文能武。

而且蓟辽一带军队的火器化程度似乎特别高!光负责火器营的副将和赞画就有十多个之多,不少还大有来

茅元仪等除了赞画军务,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和研发火器火葯这些。

他们听说韦宝弄出了一种黄火葯,都很感兴趣的与韦宝讨论。

韦宝并不藏私,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基础知识尽数告知他们,无奈理化知识不是随一说就能懂的,需要系统学习。

但韦宝的很多话,还是让一帮大大增长了见识,都觉得韦宝大方,而且博学多闻,连声赞叹孙督师大慧眼识,收了一个好学生。

孙承宗自然也被众的话说的乐呵呵的,越看韦宝越是喜欢。

孙承宗的这些手下当中,韦宝对孙祖寿比较感兴趣。

因为在老金的《碧血剑》中见过这个物,老金的书里面是说是袁承志的叔叔,但韦宝发现孙祖寿应该比袁崇焕大。

而且就韦宝知道的孙祖寿的经历,要比袁崇焕光明磊落的多,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的国地主阶级,没啥缺点!

孙祖寿身材高大魁梧,相貌英俊,崇尚节义。幼年受家庭熏陶,学文习武,颇具学者气派,们以“彬雅”二字作为他的美称。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祖寿考中武进士。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担任保镇固关的守备。

驻地位于山西省通往直隶省的通要道,地方偏僻,经济落后,格剽悍粗野,不知礼仪。为了改善民风,孙祖寿在训练军队之余,开办学校,让城中子弟都来上学。并制定乡规民约,明确提出孝敬长辈、兄弟友、邻里和睦相处等具体要求,并监督执行,使风俗民渐渐净化。

四方百姓得到消息,纷纷要求到这里来定居,孙祖寿捐出自己的薪俸,盖了380间房子让他们居住。

尽管孙祖寿治军有方,造福一方百姓,政绩突出,但因为他守正不阿,从不媚上,以致在任8年未能得到升迁。

孙祖寿为官清正廉洁,自律甚严,对自己的儿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孙祖寿初到固关,忽染重病,妻子张氏割下手臂上的为其疗疾。后来孙祖寿病愈了,其妻却死了,孙祖寿为纪念其妻,终身不再接近

孙祖寿的妻子死后,上司及僚属给其子孙繁祉500金,孙繁祉坚却不受。

后其子来营探亲,孙祖寿特意赐儿子一杯酒,说:“你未接受这500金,说明你能体察我的心,否则我不会饶恕你。”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经指挥使付振商举荐,孙祖寿调任蓟镇标营都司。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有一强盗窜孙祖寿的防区,孙祖寿与敌锋,强盗用槊来刺,孙祖寿并不躲闪,展臂让过槊锋,紧紧夹住槊杆,抽刀砍其臂膀,吓得强盗弃槊而逃。孙祖寿打了胜仗,被提升为游击将军。

天启元年(1621年),孙祖寿任蓟辽镇参将。正值辽阳失守,援兵溃败,驻山海关的督抚紧闭关门,不让溃兵退进关内,溃兵气愤已极,意欲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