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4 举人老爷和辽南转运使大人】(4/6)
帝闻变大怒,诏削熊文灿官职,责令其戴罪视事七月张献忠在罗英山大败明军总兵左良玉,崇祯帝即命杨嗣昌救援督战,同时逮熊文灿下狱,次年(1640年)以抚议误国罪斩首于北京西市,卒年六十七岁
纵观熊文灿一生,自万历三十五年起,经天启至崇祯十三年,历经三朝,计三十三年,屡得升迁从推官到观察使、布政使、巡抚、侍郎、尚书等职,可谓官运亨通始以招抚郑之龙发迹,终以招抚张献忠毁身,真是成亦萧何败亦萧何也
正当熊文灿在官场上如
中天的时候,永宁县来了位新任县令,名叫吴仁,浙江会稽
,进士出身
他到任后,按规矩逐一拜会了地方缙绅熊文灿的父亲熊老太爷自然首当第一,意在拉拢地方势力,使自己在任期内多的缙绅们的关照
这年的八月十六是熊老太爷的八十华诞,永宁东西二城的贤达名流及四乡八里的乡绅学究,都纷纷来熊府为老太爷庆寿,熊府里里外外张灯结彩,寿联、寿匾、寿彩、寿幛金碧辉煌地挂满熊府内外
两百多桌寿宴摆在临近的帝主宫内,场面热闹非凡,然而在举行寿礼仪式时,地方父母官却没有到场,使隆重热烈的寿庆减色不少,令熊家觉得很扫面子
原来吴县令把一块题有“寿与天齐”的金字朱漆大匾送到熊府后,便与师爷一道下乡调查一桩命案去了待公事了解归来已是宴终
散
吴仁虽到熊府解释谢罪,而熊家却耿耿於怀
熊文灿有个弟弟名文炳,因是幺儿,少时尤得熊老太爷宠
,所以自小就养成骄奢
逸的习
,不读诗书,不事经营,成天与县城里的一帮纨绔子弟斗
走狗、狎
唱曲,
称熊二爷
他对吴仁没能在老爷子的寿庆那天来祝贺捧场极为恼火,并扬言要找机会教训吴仁
不久,他在熊府设置了一桩不可能
获的盗案,然后报官,请求缉拿盗贼追回财物数月过去,盗案仍未
获,熊二爷便纠集一帮地方上的无赖泼皮及熊氏族
,去大闹公堂,
出恶言,使吴县令难堪至极
吴仁受辱,愤恨难消于是悄悄派心腹外出寻访到一位堪舆术极
的
阳先生,以重金相酬,请他对熊家祖坟进行暗中勘察
阳先生来到永宁后,为了弄清熊家龙脉的来源,他先上紫霞峰,再登罗汉林,最后追溯龙脉至云贵高原,备尝艰辛,历时半月,终于查清了熊家祖坟的气势来源归来时对吴县令说:“熊家坟山是云贵高原的乌蒙山的余脉,其主脉在贵州的威宁和云南的宣威
界处,其中一支,由赫章
云南的镇雄、威信,延伸至四川永宁的罗汉林,再绵延到紫霞峰下的熊家祖坟山,它凝聚了万山
华,占尽了山水灵气,主五代昌荣”吴县令听后,两眼发呆,一脸沉重,顿时气馁
阳先生急忙说:“使君放心,世间万象都有相生相克的规律,任何难题都有
解的方法,我们只要在熊家祖坟上方九丈的土埂上横挖一沟,便可将他家的龙脉截断,熊家就会因此败毁”
吴县令听后笑逐颜开,于是以挖沟引水灌溉
田为由,发动农民把熊家祖坟上的土埂挖断了
据说沟渠通水之
正是熊文灿下狱之时,吴县令见怨恨已报,便挂印而去,挖断山也因此得名而流传至今
王世德《崇祯遗录》,虽称赞杨嗣昌的才能,但也承认:“唯用熊文灿以误国,罪无所逭耳”
韦宝个
对熊文灿没有什么特别
刻的印象,谈不上欣赏,也谈不上厌恶,熊文灿成也招降,败也招降,这是韦宝对熊文灿记忆点最
的地方
“好了,好了,不是叙谈的时候!赶紧进城吧!”涂文辅催促道:“韦公子,让你的
赶快准备好给我们几个的答谢银子吧!最好用银票或者是金子!知道你韦公子出手大方!真给个几十箱银子,我们不好运”
韦宝和众
大汗,见过索贿的,却也还是
一次见这样索贿的,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
“涂公公请放心!”韦宝连忙赔笑道
“小宝,又见面了”吴三辅此时才捞着机会单独对韦宝说话
韦宝看了吴雪霞一眼,乐呵呵的对吴三辅道:“嗯,想死了!三辅大哥!”
“呵呵,你是想我,还是想雪霞啊?”吴三辅说着,也看了眼吴雪霞
吴雪霞羞红
脸,虽然听见了二
说话,却并不揷嘴
本来按理,韦宝与吴雪霞见面,也得互相打招呼的,却并没有,这样则更增嗳昧
愫
众
很快进
辽阳城
在涂文辅的不停催促下,韦宝和吴三辅被安排在辽阳城总裁府的一处书房考恩科
这可是正宗的恩科,阵容极其豪华!三个司礼监秉军大太监监考,还有一个礼部主事,还有顺天府的提学官,甚至还找了几个乡贤来
所有的规矩,都无可挑剔
只是,房间中只有吴三辅和韦宝二
,另外,试卷有两份,一份是空白的,一份是全部填好了标准答案的
并且,两份标准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