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祖大寿的牙钱】(3/4)

”。

《周礼·地官·质》:“质,掌成市之货贿、民、牛马、兵器、珍异。”

他们是政府官员,负责管理市场、核定价格,并收取一定费用。

先秦时期,出现了最早的中介。

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晋国木就是中介的,《淮南子》云:段木,晋国之大驵也,而为文侯师。

在做中介之余,还当魏文侯的老师。

汉朝中介叫做“驵侩”,“驵”指骏马、壮马,也指马贩子、马匹易经纪

因为汉朝丝绸之路开辟后,经常用中原物产换取西域马匹,由于语言不通等问题,中介应运而生。

但是在重农抑商的古代,驵侩属于末业,社会地位比较低下。

唐朝中介称为“牙”,牙牙尖嘴利、思维敏捷,中介除了买卖牲畜、田产,还买卖,出现了从事易的牙侩”。

从隋唐时期开始,买卖房子经由中介成为必备程序。

唐代最著名的中介,非安禄山莫属。

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曾经当过协议物价的牙郎。

宋朝这一时期是牙的黄金时代,其活动范围遍布国内外。

随着王安石变法,政府设置“市易务”。

招牙协助官府管理市场,牙一跃成为国家公务员,社会地位陡然跃升。

“三姑六婆”中的“牙婆”,就是中介的代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水浒传》中的王婆。

明朝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牙商数大大增加,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工会,称为牙行。

各地都有牙行,天地会也从事这方面的业务。

最让韦宝、吴襄和吴雪霞想不到的是,祖大寿这回居然也做了一把牙

“如果韦公子你这次以两倍的市价购买这些关内粮商的粮食,我只收你500万两纹银!够划算了吧?”祖大寿道。

韦宝摇道:“如果祖将军能帮我以市价谈下来,我可以给你1000万两纹银,如果是以市价的一倍半谈下来,我只能给你500万两纹银!若是以市价的一倍半谈下来,还要1000万两纹银的牙钱,那等于我以两倍的市价向晋商和关内粮商购买粮食了。”

“市价是绝不可能的!以市价的一倍半谈下来,你只能给我500万两纹银?”祖大寿有些不高兴:“难怪都说你天生会做生意,韦公子,合着好处都让你一个赚了啊?”

“我买粮食,绝大部分原因是为了老百姓有饭吃,我绝不会拿这些粮食出来牟利。”韦宝当即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道:“乔东升和这些关内粮食之所以在和我谈不拢的况下还没有走,主要也是因为我一开始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笔买卖,并不单纯是买卖,还关系到几百万老百姓的温饱。同样,我治下地区获得了如此庞大的粮,整个辽西和辽东的粮价也将立刻降到历史最低点,未来两三年里面,辽西辽东的粮价都将平稳,对辽西和辽东的老百姓是很有利的,也极其利益本地经济发展。”

“你说的这些,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若是赚不到银子,拿什么养活这么多马?没有马跟从,朝廷凭什么看重我们?”祖大寿冷淡道。他最烦的就是听这些大道理。

吴襄也同样,从本质上说,吴襄与祖大寿毫无区别,甚至更加看重利益。

“500万两纹银不少了,我同样是在没有赚银子的况下,自己拿银子出来酬谢祖将军的。”韦宝丝毫不肯让步。

吴襄也帮腔道:“兄长,差不多是这样的价钱了,小宝的确没有说。”

“舅父,你帮帮小宝吧?小宝不是忘恩负义的,你这回帮了小宝和天地会,下次一定加倍酬谢你的。”吴雪霞也拿出了撒娇攻势。

祖大寿犹豫了一下,方才道:“好吧!我要现银!”

“没问题!只要一成,我当时就付现银。”韦宝微微一笑。

韦宝从来不怕跟谈价钱,就怕对方不理会自己,只要想从他这里得到好处,怎么谈都可以。

“还有一条!你在辽南站稳了脚跟,整个辽西辽东的大部分都跑到你的地盘去了,以后我们也没法屯田了,收不上来地租了,拿什么养活这么多马?”祖大寿又抛出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甚至比他这趟要赚取的牙钱更重要。

韦宝心里一紧,他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对于韦宝来说,也同样无解,一山不容二虎,他发展起来了,肯定触动了本地大地主集团的利益,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总不能自己将辽西的权益拱手让出来吧?

“祖将军想怎么样?”韦宝皱了皱眉

“很简单,你每年付给毛文龙租用辽南的费用,我们也要按照同样的价码收取,一年二十万两纹银,外加100万石粮。”祖大寿道。

噗。

韦宝差点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