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9 韦大人要帮魏忠贤扳倒恩师】(3/5)

地区,重新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

但魏忠贤时期并没有给农民加赋,出身社会底层的魏忠贤在河南遭灾时,还能免除赋税,从内库拨款赈灾。

阉党在放火烧了东林书院后,几十年未曾修过的黄河水道,开始维修。

浙江巡抚感觉海内咸平,农民不用被折腾都安心劳作,提议修魏忠贤的生祠,于是全国掀起修生祠的高,辽东的官兵将士修的又好又用心。

袁崇焕称魏忠贤“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

因为魏给了关宁军丰厚稳定的收

在魏忠贤登场的前后,明末的朝堂上有这样一群官员,他们大多出身于南京江南贡院,他们相互视为“校友”,渐渐形成党派,以无锡东林书院为圣地,他们清高,他们理想主义。

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是正义的化身,闪烁着的光辉。

但从根本上考究一下的话,没接触过底层社会的他们大都是江南乡绅巨贾子弟,花成千上万的银子买个科举名次,甚至不乏中举后继续者。

盘根错节的党同伐异,渐渐成为朝堂上掌握话语权的中坚力量,排挤的齐浙楚、闽等小党派势力时,所用手段不比阉党逊色多少,这就是明末历史上的东林党。

掌权的东林党生活在明末内忧外患的时刻,恰恰成了帝国衰落的催化剂。

魏忠贤死后,重新掌权的东林党立刻再次废除切身利益相关的工商税、海税。

对中西部的旱灾置之不理,富庶东南的税收废除,却派军队到贫加的西北旱灾区加赋、征税。

对后金理想化的主和,不理解关外将士的疾苦,打胜了说费国家钱,打败了要杀。对农民起义得过且过,无限招安,导致农民军不能彻底剿灭。

由于官员俸禄很低,除了极个别清官,贪腐几乎是必然的。

史书上写魏忠贤犯的十大罪,然而仔细看,大多罪状都是基本没实际行动和证据,修祠堂也算大罪。

修堵墙挂张画而已,民间自古就有为好官修祠堂的传统。

魏真正做成了的坏事,其实主要就是利用东厂杀死杨涟等辱骂弹劾阉党的东林“名士”,以禁言无聊御史们的弹劾。

魏忠贤杀杨涟等的行为本身是不对,但结果是禁言,禁言后,专心为自己为大廷捞钱,不搞钱,大廷随时要崩盘了。

韦宝现在弄的文字清查,实际上也很契合魏忠贤的手法,韦宝的文字清查是魏忠贤让东林党闭嘴的一种延伸罢了。

只是韦宝的文字清查打击的范围太广,几乎是针对天下文,并不单单针对东林党,也有不少阉党被抓了。

今天韦宝在花船抓的二三百贪官污吏,几乎都是阉党。

魏忠贤只是知道韦宝杀了漕运总督李思启,还不太清楚韦宝抓了那么多

所以韦宝要快刀斩麻,让彪派都察院的,今天就将那几百号审讯出一个眉目,明就定罪,来个快刀斩麻。

明末两极分化,土地兼并严重,银子都在江南乡绅富户的手里,怎么让他们把银子到国库?

东林党出身江南富家,不愿也不能做。

但是,而权倾一时的魏公公可以做到。

有了钱才能给军队发工资;才能造各种军备武器,除了红衣大炮,还有地雷、火铳、火棘莉、等等火器,才能筑城修墙养马。

军队装备好了才能内平贼寇,外御强敌。

魏忠贤的功业在于保证了帝国财政的稳健运行,增强帝国凝聚力、控制力,南到广西、北至锦州尽为掌握。

能够用正确的并给予支持,扳回辽东战场的颓势,抚平北方农民因灾造反的危机。

跟前辈王振之流比起来,不得不说魏公公的才确实高出了一大截,即使跟一般的内阁大臣比起来其实也有卓越之处。

抛开党同伐异这些朝堂政治不可避免的“错误”不讲,魏至少是个效率极高的注重实用主义的练能

东林党回忆录里说魏本很愚钝,大多数点子都是他周围的出的。

崇祯上台后,与魏忠贤比,疑心重也就算了,关键收不到税,满朝东林士官大多富的流油,科举的排名都是比银子多少的。

此时一个衣服打补丁的皇帝空降下来,突然要搞一场无配合的反贪运动,满朝官员从刚开始的不寒而栗变成后期的笑而不语,一个个都成了影帝。

下面的百官冬天炭敬、夏天冰敬、各种红白喜事都是搜刮漫天,可是在皇帝面前装清廉。

朱由检像个孤独的观众一样,蒙在东林党上演活剧的一面烂鼓里。

更别提东林党的大本营,江南的税收了。

可惜他们不知收敛,戏演过了,正剧变成悲剧。

魏死后,辽东的形势再次退化到了万历末年的水平并持续恶化,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