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5 曹文诏的证明】(3/7)

且后来的俞家军,戚家军也相当威猛。

明朝之所以强大,骑兵是功不可没的,按说元朝骑兵起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不照样被常遇春徐达蓝玉等追着满世界跑。

后期的关宁铁骑也照样把八旗军打的没脾气。

终明朝到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挂东南枝之前,关宁锦防线未被攻,南下统一也多为关宁锦名将。

大明不光是步军和骑兵厉害,海军也很牛,之前的朝代最多是在江河里面打一打的小水军,明朝那真是历史上唯一有海军建制的古代,清朝后期算近代。

而且,大明的海军也是唯一在出海作战的军队,就算是后世的海军也没说出国去打个谁,咱明朝的太监就做到的。

一下西洋,剿灭海盗陈祖义,这都不算本事。

三下西洋,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郑和在回城的时候,他五万准备袭击,结果被郑和两千击败,然后抓回京城审判,咱当年就是有这个实力。

四下西洋,把苏门答腊国王苏剌抓住,送回京城杀了。

四方来朝不是礼仪弄出来的,而是实打实靠炫耀武力打出来的。

不光什么年代,不会打仗,就不能获得别的敬畏。

从这以后,周边那些小国再没说敢跟明朝的海军叫板的了。

大明海军跟荷兰打料罗湾海战,跟本打的露梁海战,跟葡萄牙、小本子走马溪、九山大洋海战,跟越南的富良江海战、投海之战,跟清朝的厦门海战,就是苟延残喘时期跟荷兰的彭湖海战,都没打输过,创造不败战绩。

明军还有强大的谍报机关给军事行动做重要的支撑,锦衣卫在壬辰战争中,大量的收集小本子军报,包括在小本子国内都有锦衣卫的报机关的在活动,这也是前朝罕见的。

但令不解的是,他们竟然派了“貌颇魁梧,才亦倜傥”的去做间谍。

当时超矮的,这样的去了不就被发现了。

至于强大的明军为什么会败给八旗军,偶然的因素太多,万历三大征掏空明朝经济,宦官专权,党争不断,朝野疲敝,天灾连绵,施政有误,民不聊生,用失察,妄自尊大,满洲兴起。

关内战争很多都是老明军打新明军,南明众政权内耗也把复国希望掩埋。

若是单说明军锐对阵满洲八旗,后者几乎是没什么机会的。

从当时皇太极写给崇祯的书信来看,他们只是想抢点东西,并没有想把明朝怎么样。

所以,明军的建制有步兵,戚家军等。

有骑兵,李成梁部。

有炮兵,如机营。

有特工,锦衣卫。

有工兵,从朱元璋开国一直到最后,工兵部队在守城过程中发挥了巨大贡献。

有特种部队,如关宁铁骑等。

有不败的海军,能够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想打谁打谁,想灭谁灭谁,不听话就换大佬。

当时是没空军,不然估计明朝也得弄个空军出来。

最重要的是,明朝皇帝都相当尚武,上到朱元璋下到崇祯,没有怕死的,明朝皇帝亲征也是最多的。

而且都是去最前线,抡刀就上,还有实际杀敌的,明武宗就曾经上阵杀敌二,史上也罕有。

而且,由于中国地势影响,北打南,顺势而下,南打北,唯一的统一,就是明军创造的。

韦宝认为在历史上比较军力不能纵向比,秦朝军队再猛,也打不过北府兵,北府兵再厉害,见了秦王府的照样得跪,秦王府的要是跟元军打会哭,元军见了蓝玉也是夹紧马肚子跑,明朝海军再牛,我也不信他能打的过北洋水师。

所以横向比较当时世界,会比较公平。

秦军统一全国一个是商鞅变法让秦军的士气增加,后勤保障充足,二是秦军兵器上有一定优势,三是依靠函谷关地势,四是六国联盟,让诸侯以丰腴之地赂秦。

当时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后军事实力也是相当强大的,但是赵国北有胡侵扰,南有诸侯撩拨,西面还得跟秦国长期对立,又无关可守,国土一马平川。

试想当时如果秦赵换位,那么赵国统一全国的几率并不比秦国少。

赵国在地形劣势的况下抵挡秦国多年,最后的溃败也是内部原因。

所以,秦军统一全国,有很大外在因素的影响。

过秦论和六国论都讲到,六国溃败不是兵不如,而是其他因素。

“六国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灭之道也”,“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秦朝行军的奖罚制度,后朝各代也一直沿袭,例如明史满桂传里写:“军令,获敌首一,予一官,否则赉白金五十。桂屡得金,不受职”

就是说,你获得一个首级,要么官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