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2 韦爵爷为朝廷弄钱的计划】(5/5)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崩溃”的过程。

所以“隆庆开关”与明朝的覆亡,是有关系的。

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远贩东西二洋。

从此民间私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了一个新时期。

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

自1572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中国,共计约5亿两。

当时中国出产的丝织品、瓷器、茶叶、铁器等,广受海外各国欢迎,但是许多国家因缺乏明帝国必需的商品,无法进行商品互换易,所以只好用白银来支付,以致引起海外白银大量流中国。

而明朝是“银本位”的国家。

白银的过量流,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物贵银贱。

这就意味着通货膨胀。

白银是一种稀有金属,但它本身并不是财富。

当数以亿计的白银从海外源源不断地流明帝国后,并没有形成新的购买力,创造出新的价值,更没有促进创新,而是被集中到少数商与权贵手中。

而这些银子被他们用来兼并土地、购买房产,或就窖藏到地下。

这使得土地和房产价格变得异常昂贵,普通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于是土地、房产进一步集中到权贵手里。

当明帝国出现”物贵银贱“的通货膨胀后,对外贸易开始萎缩,海外白银流明帝国的动力开始下降。

于是在崇祯初年,完全关闭海关之后,就出现了白银流不足的问题,导致明帝国迅速跌通货紧缩的泥潭。

而这时真正要崇祯命的是张居正时期开始推行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一条鞭法在万历初年实行之后,确实效果相当好,不仅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简化了收税成本,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政治危机,也给处于走下坡路的明王朝带来了一线曙光。

但到了崇祯初年,面对白银不足,全面紧缩的经济。

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就会产生两个灾难后果。

由于税赋需折成白银,农民必须将出售谷物得来的铜钱折成银两去税,但此时银价已经上涨,这样使得农民的税赋愈发沉重。

农民的税收不上来,各地拖欠严重,朝廷的库银大幅减少,无法支付辽东的军饷,剿灭农民军的军费。

沉重的税赋会让农民活不下去,引起农民动。

以农业税折合白银的税收模式,使朝廷的白银储备更加恶化。

而关外,满洲八旗正虎视眈眈,中原、关中,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在已经知道的历史中,崇祯对于这两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

最后只能在这条末路上狂奔,直至吊死煤山。

“泰山不肯来吗?”宴会上,韦宝问张之极。

“爹那个,你还不知道吗?”张之极笑道:“爹极少在府外参加饮宴。”

韦宝点了点,知道张维贤很惜名声,是一个保守而谨慎的

其实当初真的不是韦宝相中了张美圆,他和国公府根本就不认识。

虽然最后的结果很好,国公府算是能作为靠山的,张家小姐也生的倾国倾城,家世显赫,和韦宝各方面都很相配。

但这些都不是韦宝所在乎的,如果没有特别况,韦宝的正室夫很有可能在吴雪霞和赵金凤二者当中胜出一,两属于五五开的局面。

“大哥,吃菜,别客气。”韦宝笑着招呼坐在自己对面的李成楝。

若是没有韦宝义兄这层关系,李成楝真的别想坐在韦宝这桌。

韦宝这桌,可以说聚集了如今大明最有权势的,内阁几个大臣悉数到场,外加魏良卿、田尔耕这些权臣,除了丁绍轼是东林党大臣,还有几个中立派大臣,其他都是阉党重臣。

别说是李成楝这样的锦衣卫百户,就是骆养,许显纯这样的准高官,都没有资格上韦宝这一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