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礼器(二)求订阅(2/3)

要知道,能立于大堂之中的,最次都是会稽氏族的大姓重臣,是能参与国政机要的人物。

这等人物,姒伯阳自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可姒伯阳对这中年男子的相貌,着实是没有印象。

这也代表着,这位中年男子在重臣云集的大堂中,实在是没有极其出彩,让人一见难忘的特殊之处。

中年男子恭谨道:“上君,臣下出身余暨氏,是余暨氏大姓一脉,姓许,名端。”

“许端,”

定定的审视了一会儿许端,见其神骨圆满,隐有几分神魂气象,姒伯阳点了点头,问道:“你有何本事,敢出使吴国?”

“刚才,齐庸的话,还有夫人的话,你可都听真切了。”

“你要知道,出使吴国,可不是个好差事,一个不慎,就会有性命之忧,难道你就不怕死?”

许端正色,道:“臣不惧死,臣只怕死的毫无意义。古人曾说,死有十万大山之重,更有鸿毛落羽之轻。”

“开国盛典,为我会稽氏族,三万年以降第一大事,臣能在其中出一份力,实乃臣的幸事,又何谈什么怕不怕的呢?”

“况且,能以七尺男儿之身,直面吴国国君。这是许端前半生,做梦都难以想象的事。”

“如今,机会就这么摆在眼前,只是一死而已,臣求之不得。”

对许端所言,姒伯阳自有办法,判断个中的真伪。

显然,许端这人,能言善辩倒是未必,但他确实不畏死。一个不畏死的人,不能说全无弱点,可他一定是难啃的硬骨头

姒伯阳笑道:“不愧是我会稽男儿,胆气惊人。这次出使,你若能平安归来,一应官爵名位,财帛宝器,我绝不吝惜。”

“你要是死在吴国,来日吞灭吴国,我定会将姬诸樊那老儿,挫骨扬灰,为你报仇。”

许端沉声道:“臣,定会尽其所能,达成上君之命。”

姒伯阳感慨道:“我会稽男儿,若是都有你这般胆气,便是现在不如吴国,给我十年时间,也能扭转乾坤。”

“国之强弱,虽是要看其主强弱,但更要看民之强弱,民强则国必强。”

在决定由许端出使吴国之后,姒伯阳又选了几位使节,将这几位使节,派遣去吴国之外的诸侯邦国。

这一次,姒伯阳所选之人,不再以胆气为先,选的多是精明强干之辈。

当然,这些使节出使列国,与许端所要面对的危险,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

姒伯阳让这些使节觐见列国诸侯,与派许端去吴国的性质,本就不一致。

如果说派许端去吴国是挑衅的话,那么去其他诸侯国,就是为了拉拢了列国诸侯。二者目的看似一样,但实质天差地别。

吴国国君可能杀许端,可其他诸侯邦国的国君,在没有利益冲突前,绝不可能妄动杀念,招惹姒伯阳这么一个强劲对手。

——————

——————

在一众文武散去后,偌大的正堂,竟有一些空寂。

“太公兵书,”

姒伯阳坐在公案前,手中捧着一卷竹简,竹简上清光徐徐,无数宝篆沉沉浮浮,中央铭刻四枚神篆真言,内中流光万千。

“好一卷太公兵书,”过了一会儿,姒伯阳看了一眼身旁的姚妃云,轻声道:“你们上虞氏,这次可是下了血本了啊!”

“谁能想到,作为姚姓分支一脉,会有姜姓的宝物。”

姒伯阳眉头一挑,不用细问来由,姒伯阳就知道,这一卷《太公兵书》的来路,肯定是有问题。

虽然杀人夺宝的可能性不大,可巧取豪夺的几率却是不小。在这当中,姚姓人扮演的角色,绝不会光明。

如此一卷宝书,姜家人珍之重之还来不及,便是拿来传家,传个几十上百代的,又有何妨?

“太公兵书,姜姓一脉的传承宝书,堪称姜姓人的命根子。姜姓能稳居上古八姓之位,这一卷兵书可谓是功莫大焉。”

“相传,此世最上乘的三十六卷兵法,都是由这一卷兵书演变而来。也是因为如此,姜姓不只出了一位兵祖。”

“还有,那一位位兵圣!”

姒伯阳手指轻轻敲在竹简上,看似古拙的主简上,蕴含着晦涩莫名的神力,就是以姒伯阳之力,都难以一指洞穿。

这是姜姓老祖,留下的一点先天神韵。与后天之力截然不同,姒伯阳才无法一指洞穿。

陆地神仙之体,不说是金刚不坏,可是经过法力元炁洗炼,肉身浑圆,达至金丹五转,一般的神兵利器都伤他不得。

某种意义上,姒伯阳的肉壳强度,比通灵神兵还要坚不可摧。

只是先天与后天,二者生命层次不同,

若不然,这一卷竹简,从材质上来说,真就是普普通通的青竹。

要不是承载文字,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