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洪塘社学(2/3)
是童生塾师。林延
记得林诚义还有一位老母亲要供养。
他主动提及,显然是一直放在心底,但是林延
现在实在没钱,看来只能遭他的冷眼了。
林诚义捏须问道:“可是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林延
道:“学生上一次生了病,费了不少钱,而且家里又遭了洪水,实在没有钱供束脩。故而恳请先生拖延至中秋,学生感激不尽。”
林延
言辞恳切,却没有露出丝毫乞求之色。
一旁侯忠书也道:“是啊,先生,延
家境确实不好,我可以作证。”
林诚义扫了侯忠书一眼斥道:“我问你话了吗?进去。”
侯忠书见林诚义训斥,当下不敢再说,只是委屈地回到讲堂,临走时给了林延
一个小心的眼色。
林诚义看着林延
一会道:“求学是为了自己,不可因家贫而怠慢学业。你天资不足,更需以勤勉,若是不用功,读书何用,倒不如回家。这几
欠下的课业,要立即补上,我这几
会考校你,如果不行,你就回家去不要来了!”
林延
听林诚义这一长篇大论,不知对方是什么意思,好像是嫌弃自己没有钱
纳束脩,又好像是用此来激励自己,让他好好用功,但怎么说,自己先暂时过了一关。
林延
进
明伦堂,已有十几名乡间少年安坐,林延
一眼望去都是自己的当年的同窗。众
已是知道林延
被训斥一事,有几名少年都是幸灾乐祸。
一
还冷言冷语道:“连束脩都给不起,还上什么学。”
“事师长贵乎礼也,无礼之
,也配读得圣贤书?”
“换我是先生,早赶他出社学了。”
林延
仿佛没有听到这些话,走到最后一排空着桌位上,一个用旧木拼成的书案,没有椅几,直接席地而坐。
一旁侯忠书凑过来问道:“如何先生可有责怪你?”
“有。”
“那允你至中秋再给束脩?”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他说这几
考校我学业,若是不行,就赶我回家。”
“惨了,这就是要给你小鞋穿了。这十几
先生教了《幼学琼林》。”
“怎么说?”
“这本书我读得
都大了,费了快一个月,才背诵得差不多了,现在差不多忘了一半了。他才给你几
时间,定是要整你。”
不久脚步声从外传来,讲堂顿时一片寂静,所有的学生都恢复了正襟危坐的样子。
林诚义拿着戒尺走到每名学童面前,学童们都是提心吊胆,连林延
也感受到这气氛,儒家天地君亲师,除了苍天大地,皇帝,家里长辈外,最亲的就是师了。这时候绝对的惟师惟上,学童对老师要无条件的遵从。
林诚义检查桌椅,笔砚,笔洗,墨锭,书籍是否摆放整齐。若有杂
斜的就遭训斥,或是一顿戒尺。三名学生被训斥后,见学童们不敢再有半分顽皮懈怠,林诚义这才微微点
,开始讲学,首先教得是《蒙童训》。
在社学里,林诚义也根据学生进度不同,因材施教。刚
学就读《蒙童训》,《小学》,
学一年的读,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刚
学同学一律坐在左侧一组,面北而坐,而已有一定根基的同学一律坐在右侧一组,面南而坐。
讲书开始,林诚义坐北面南,先教新生《蒙童训》,《小学》,而有基础的学子则是背对着林诚义温书。教了半个时辰,林诚义开讲三百千千,另一半的学生转过身来,而先前的学生转过
去面壁温书。
闻着的墨水味,看着悬于壁间的水牌字,手抚着粗糙的桌面,置身于此,林延
不由自主生出好好读书的念
。
乘着新生读《蒙童训》时,林延
先是从旁拿一本书来,翻开扉页上防蠹纸,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黑
字。这本书正是蒙学必备的千字文,下面有还简略的释义,课文里早被
用句读好了,生僻字里还注了切韵。
这课本乃是社学所有,学生读完用完,是要还回去的。至于里面的旁准,不知是上一任的哪位学长写的,字体端正,一看就知是个细致
。这样的书读来,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林延
兴致勃勃地开始默读了起来,待林诚义开始讲千字文时,他已是从
到尾,认认真真的读了一遍了。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念!”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念!”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
育黎首,臣伏戎羌。念!”
“
育黎首,臣伏戎羌。”
林诚义先是教学童每段依韵分读,最后再整合整篇文章遍读。
林诚义在上面念一句,下面学生摇
晃脑地跟一句。不讲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只求跟读对韵,这是古
读书百遍,其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