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背书(2/2)

洒水扫地,忙了一会,明早起早学前,这还要再打扫一次。回到明伦堂,侯忠书立即捧起书,大声大声地背起千字文来,实在是争分夺秒,抓紧时间。

不仅仅是侯忠书一,课堂内其他学童也是,嗡嗡的背书声此起彼伏,都是千字文的句子。

因为早学林诚义时定下背书,午学他是不会再教了,而是给学生背书。以往午学,课业不重时,林诚义都会教学童朗诵《诗经》,习礼,简明的讲一些六书九数,有时候还会带学童到圃习

林延坐在桌位上,先将千字文书本打开,自己默背了一番,再对照课文丝毫无误。林延心道就算明天林诚义考自己全文背诵也是不怕了。

林延想起自己字还写得很差,于是先从侯忠书那借来了颜勤礼碑法帖,又去左斋那呼噜来一大叠稻纸。

这稻纸,纸质粗糙,连用来印最劣质的书都不配,百姓倒是常拿来当月经纸,纸之用。对于贫寒的读书来说,哪里能买好的纸张练字。就算最便宜的一刀竹纸,也要二十文,林延可是不会轻易用来,只好用稻纸。

这稻纸虽勉强可用来练字,但容易走墨晕染。不过这不是条件差吗?稻纸工艺简单,取材简便,不要上集市或去货郎那买,村里家都可以生产,最重要是便宜。

林延拿起桌上半截残墨,在半旧的砚台上添了少许水,开始研磨。轻研墨,重舔笔,研墨轻,如此墨汁才会细腻。待墨化开,提起笔来,从笔管里挑了两根断毛,蘸墨临帖。

依着《教子良规》里说,心正则笔正,笔不正则知其心不正。这点林延有体会,若是写字时心境平静淡然,所写出的字也有一正气,也就能越发能写出自己满意的字来。

所以学书法的,最喜欢在家里贴心静二字,因为学书可以静心养身。当然要写好字,最重要还是下苦功夫,四大家中的赵孟頫号书万字。

林延一笔一划临帖中,一直写了一个时辰多,到自己觉得有点长进,这才满意地点点,将笔搁笔洗里,抬起见左右同窗仍是在愁眉苦脸地在背千字文。

而侯忠书早已是一手握着课本,一脸贴在课桌上熟睡,这也只比自自弃好那么一点。

林延摇了摇,一脚踹在侯忠书的桌案上。侯忠书一惊,一抹脸上的水,惊慌地道:“先生来了吗?先生来了吗?”

林延在旁道:“你昼寝也就罢了,还把水抹在书上,真是的。”

侯忠书已是醒了过来,嘿嘿地笑了两声,出去拿水泼把脸,又回来读书。

林延开始补自己拖欠下的课业,侯忠书说自己生病这几,林诚义教了《幼学琼林》。正所谓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看《幼学琼林》后,再读其他书,很多典故自然而然的,就通晓了。

这都是蒙学开基之书,古代学童必备。林延当下将书抱起,大声读了起来。

早学,不少学童还在抓耳挠腮,对着千字文的课文嘚嘚地背着。而有些学童早已是背熟,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读书之际,林延将庭院扫洒完毕,将竹扫把,竹篓搁好后,回到座位上。

他又读了会书,将《幼学琼林》合上。就算他记忆力惊,且挑灯夜战苦读下,总算将全书四卷背了两卷,再给他一晚就能背完。这背书程度相当惊,要知道一本幼学琼林比论语还厚了几分。

不久林诚义步学堂,扫了一眼当下道:“再过半个月,督学大老爷将至社学,整饬学业,大家从今起,不可怠慢,需加紧念书才是。”

林诚义此言一出,学童们尽是哗然一片。过去督学按临各地,其职责除了整饬当地学风外,还进行观风、谒庙、放告、岁考、科考。其中下乡到社学整饬学业,就属于观风。

只是林延没料到洪塘社学这么微末的学校,竟然也会让学政亲临,果真还被侯忠书一语说对了。凭着上一世工作经验,林延明白这领导下基层视察,有是战战兢兢,有却觉得是出地,飞黄腾达的机会。

林延看去好几个学童,这时候都目光发出异光,色上露出激动紧张来。

砰!林诚义拿戒尺一拍道:“从今起,我会更严苛要求你们,现在将书本都收上来,今默书千字文!”

全部学童一片哗然,林诚义这是不按照套路出牌。昨只说了背书,而默写可比背书难了不是一个层次啊。

众学童苦着脸只能课文尽数上,回到桌位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