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1/2)

贡院的至公堂乃十三檩五脊悬山顶,琉璃筒瓦屋面,远远望去规模宏大。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王世贞身后的壁上,挂着至圣先师的画像,但见孔圣一副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的样子,望着堂上众举子。

王世贞笑着与诸位官员问对林延的看法。

既是王世贞亲点的林延,当然需给他面子,当下有一位官员奉承地笑着道:“解元郎天庭饱满,一看就知是聪颖之辈,总裁真是慧眼独具。”

不过大多数官员却是沉默不语。

这一刻早有眼尖的看出,看来取林延为解元的事,似乎考官们之间不那么统一啊,这其中莫非有什么蹊跷?

王世贞向林延问道:“听闻你在文场时病了?以至放榜时,无法前来。”

林延道:“回总裁的话,弟子三场之后确实感了风寒,劳总裁挂心了。”

王世贞道:‘那也不易了。‘

这时一旁一名考官突然道:“总裁大,下官有几句话想问一问解元郎,不知可否?”

“问吧!”王世贞点了点

这官员看向林延,板着脸道:“本官问你,听闻你一个月前,曾作一本书叫《尚书古文疏证》可有?”

这完全是一番质问的吻。

林延道:“回大的话,是弟子所写。”

考官怫然道:“小小年纪,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竟也大言不惭,敢质疑古。若是本官早见此书,断不取你,真以为读了几年书,就敢立言呢?”

林延听了此话,知对方乃同考官,也就是取了自己的房师。按照官场上规矩,此是自己老师,有权如此斥责自己,否则换了别这么问,也会婉转几分,不会直称你,至少敬一声解元郎。

而一旁其他数个嫉妒林延,听了这话顿时幸灾乐祸。林延如此狂妄竟立言质疑古,这样怎么配取了解元,真是恨不得立即罢了他才好。

与林延同乡的举里,也有一两个看过林延的尚书古文疏证,当时觉得此书是胡说八道,大言不惭。甚至说出拿来垫桌脚还觉得薄了的话。

这些微微低笑心道,犯傻了吧,叫你吃饱撑写什么书立什么言,这下好了,搬起石砸自己的脚,说不准还要丢了解元呢。

事实上,当初填榜,当林延名字列出时。待得知林延并非是老儒,而仅仅是一名十五岁的少年时,本来一直推举林延为首卷的众位考官,也是一片哗然。

大明虽有举童的传统,杨廷和也有十二岁中举的话,但是十五岁的解元,真心还是一遭。

你要举童,那也要是真童才行,若是才不附实,将来传出去就成了笑话。

都是不敢贸然此天荒,反而建议将林延降格录取,甚至有建议效仿当年张居正那般,故意将其落榜,以多加磨砺,好成大器。

但陶提学却竭力保举林延,直接道,诸公未揭名,推此子文章为第一,为何揭名之后,却是不敢坚持己见了。如此与以貌取有何区别?

之后陶提学还拿出林延履历来给众看。

众官员看林延的履历顿时没话好说,十四岁进学,场场皆中,县试前十,府试第一,院试第二,为学一篇古文,福建每个蒙学少年必读,而之前岁试名列一等,地方乡举其为贤良方正,朝廷嘉奖。

这样的履历不称为童,什么是童?

这下才心服服,中举可谓实至名归,取了解元,众才觉微微拔高而已。

最后王世贞拍板道,诸公本是举此子为第一,眼下迫于外之见,而改其名次,这与曾参杀有何两样。

于是王世贞,陶提学力排众议,仍如旧议将林延定为解元。不过不少官员仍不信服,这乡试里五经文四篇文章,若是老儒作得他们心服服,一位十五岁生员就很难置信。

放榜之后事就来了,一名落榜士子,悄悄进言,说林延小小年纪为尚书著书立言的事。所以取林延这位房师,这时候也是站出来,公开质疑,将来万一出事,自己也好撇清系。

当下林延道:“房师见教的是,弟子确实有些狂妄。只是弟子自幼读朱子之书,见朱子怀疑尚书古文为伪,故而尽心专研,撰书将朱子之疑告之众,这也是秉承先贤之学。”

听了这话,众考官色微微缓和,林延没有据理力争,而是先承其错,再说出自己道理,给了这位同考官面子。

至于朱熹是理学宗师,林延称秉承朱熹之疑质疑古文尚书,从大道理上也是丝毫不错。

这位房师听了林延的话,于是点了点,也不再说什么了。

另一名官员道:‘书可以写,但你年纪轻轻,有几分功底敢妄注圣贤之书。莫说你还没取解元,就算你取了解元,就敢以当世大儒自称吗?经尚书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