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渊阁(1/2)
林烃给林延写信,自是希望林延
为官之时,也不要忘了读书治学。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林延想了一下觉得也对,这几个月他一直忙于重修会典,以及计划如何
内阁,而忽视了平
的治学。
之前读书是为了举业,但现在读书就只读对自己有帮忙的就好了。
林延想了想自己眼下最擅长的除了文章外,就是经学了。
自己在经学上的造诣,虽不如东汉许慎那般二十六岁就贯通五经,但书经一经还是可以贯通的。
自己凭着《尚书古文疏注》已是在本朝经学家中算是有了一席之地,但是之后自己所作的《尚书注集》却是扑街了,对广大读书而言自己的《尚书注集》的影响力自是不如上一本。
《尚书注集》扑街的原因,林延也检讨了一番,主要就是自己功利心太强,当初为了科举出名,赶着将此书刊印,故而在撰书有些疏漏不足的地方。
毕竟十九岁就为尚书作注还是太早了,读书不接受也是理所当然了。
于是林延准备在得闲时,苦读经学,再将顾颉刚先生的心血融会贯通一遍,将尚书注集重修。
若是重修的尚书注集可以得到承认。那么林延通过自己在翰林院中的影响力,就将重修的尚书注集颁行四方,用以取代由蔡钱两
写的疏漏错误较多的书集传,从此成为每个以尚书为本经读书
的专用科举用书。
这如果能达成,那么自己就成为经学大师,获得当世大儒的地位,从这点上说,也算在三不朽中的立言上,成功了一半。
林延认真地给林烃回了信,一直写到夜半三更。
次上衙,林延
吃了一顿林浅浅煮的热粥后,即坐着马车上衙去了。
这时已到八月中旬,天气仍是十分燥热,而林延直内阁也就在这两
了。
到了检讨厅后,当该吏就捧着名册出来给林延画卯,并笑着道:“修撰老爷,咱们这些当差的,都服了你。“
林延一边画卯,一边问道:“这如何说来?“
当该吏道:“逢修撰老爷你到衙,都是翰林院最早一,这半年来,可谓雨雪不停,寒暑不缀啊,你说我们这些当差的怎么能不佩服。“
“哪里,还要劳你开门才是。“
这当该吏笑着道:“这哪里敢当,我等小吏都是住在署内,不比老爷那你上衙辛苦的。听闻老爷近就要
直内阁,小的先在这里给你道喜。“
林延笑了笑将名册递给当该吏。
一进门,黄灿就迎了上来,十分卖力地给林延擦桌子,一脸阳光灿烂地道:“老爷这两
就要
直内阁,小的在这里给老爷你道喜了。“
“不过是值而已,半年后还是要回署的。“
“老爷阁办事,指
必是大拜部堂,到时候求老爷提携,让小
一生一世都随老爷你鞍前马后效力啊!“
林延不由哈哈一笑。
随即黄灿给沏了壶上等香片,林延一面喝茶,一面翻阅昨
修的会典典籍。
不久厅里的翰林都是一并来署。
开始办事前,同僚们不由闲聊,一道:“近
户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你看这个月给的官俸,本色银粮比原来少了三成多,然后不足部分拿磁木,被褥来折俸,你看这成何道理?“
“是啊,若是拿其他易变现之物来折俸倒也罢了,只是这木材被褥的,叫我等如何出手啊?“
“罢了,朝廷现在在辽东,蒙古用兵,难免钱粮不足。我等身为臣子也要体谅朝廷的难处。“
“我看哪里是钱粮不足,张江陵行一条鞭法以来,不是自称国库充盈吗?绝对是户部有蛆虫,哼,看明年京察科道如何弹劾他们。“
“我等为官,一来为君,二来求禄,禄事不足养亲,我等为官做什么?宗海,你说是不是?“
见话题道了自己身上,林延点点
道:“兄台所言有理。“
这几说得是实在话,当京官就是旱的旱死,涝得涝死。六部衙门每年炭敬冰敬收到手软,但他们翰林院以及其他九卿衙门就显得寒碜多了,唯有指望在外为官的同年多少给点。
不是每个京官都如想象中的风光。
就在众聊天时,陈思育走了进来道:“林修撰,刘编修,内阁下达的公函已是到署了,你们今
先去文渊阁拜见三位阁臣,稍后回衙收拾东西。“
听陈思育这么说,众都有些讶异,本以为林延
他们最少还有两三
的,没想到今天就
直内阁了。
当下众翰林向林延和刘虞夔告别。
林,刘二一并出衙。
刘虞夔十九中进士,所以他虽是隆庆五年的翰林院,但现在也不过三十出
。
两一并在宫门前验过牙牌,之后一路走来刘虞夔主动向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