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1/2)

申时行向林延问道:“我说燮理阳四字你明白了吗?”

林延道:“恩师的意思,贫民百姓固然当救,但富户也是无辜,济贫当然是为官之责,但也不必杀富济贫,这就是燮理阳吧!”

申时行欣然道:“孺子可教。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再转到你直文渊阁,要事功是不错,但你没有为官经验,说得和看得,难免浮于表面,若出言建议,很容易得罪的。元翁指你们翰林来值文渊阁,不是让你来替建议的,而是让你们翰林们参预枢务,以书中所学观政要之道。你若是真要事功,二十年后,你阁大拜之时,还怕没有机会?”

林延知申时行说的,值翰林就是一个履历,让翰林先熟悉内阁事务,学习阁老们处理政务之道。

因为翰林院是只内迁,不外调的,所以翰林官是不可能有如其他官员那般,去六部,任外官实习的机会。

但是翰林将来又都是内阁储备宰相,朝廷担心翰林们整天在翰林院里写诗修典,成了彻彻尾的书呆子。于是才安排了翰林值文渊阁的流程。

林延等五位值翰林,表面上是来去内阁东房写诏书的,但实际上在内阁见习参预枢务,甚至过去内阁大学士权力不大时,还有向他们建议政务之责。

而翰林到了学士这一级,还会去吏部,吏部任侍郎,或者去国子监任祭酒,如余有丁,许国这般,就是让他们在六部里实践,如何处理政务,体察世,这就是阁前的最后实践了。

因此申时行的意思,就是让林延在见习过程中,多听多看不要嘴。

换到现在来理解,就是你一个实习生,到公司来带着耳朵和眼睛来好了,千万不要对公司运作指手画脚的。

申时行这话林延明白,但他也是在考虑自己处境。

林延现在已不是官场新丁了,在初时的收敛锋芒后,现在要准备崭露角。

一个要如何展露角,首先要竖立碑。

比如朝廷有一难办之事,天子要选任事之臣去办,林延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但天子,满朝大臣却觉得你不行。

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没经营好自己的碑。

身为一名有理想的技术官员,换句话说我林延就是来事功,要事功先要有碑。

林延当道:“多谢恩师提点,但弟子仍是想为官,当以事功为先,弟子想为百姓,为天下苍生作一点事,故而不惜此身!”

申时行见此怫然道:“你若坚持如此,老夫也没办法了,你好自为之。”

林延表面上垂下去,心底却想大丈夫怎么能没一点坚持呢?申时行说得再有道理,可他几句话就打消了自己事功的念,那么自己这番话不就成了空话。

要经营好自己的碑,首先就在坚持二字上啊!

林延见申时行不高兴,自己却不担心。申时行如此豁达之,怎么会因此小事怪罪自己。

他又不是张居正,张居正主持变法,变法要上行下效,唯有选用听话好用的为官。

但申时行的政治理念是要‘燮理阳’,何为燮理阳,就是让上下中和,调济折衷,天子百官百姓能各局其位。所以申时行能容,甚至政治理念主张与他南辕北辙的

所以林延与申时行打道,拉关系,拍马是要,但却不是重点。

朝廷最需要的,还是能办事,敢于任事的官员。

溜须拍马一事无成的遍地皆是,但真正怀才不遇的却很少。若真有怀才不遇,可能就是此才未必是真才实学罢了。

林延当下静静等着,申时行等了一阵也是好像‘消气’了道:“你啊你,他必是要吃此亏,不知老夫能否替你兜的回来。唉,这么多门生,唯有你与顾叔时最得意,切不要让我失望。”

林延感动地道:“恩师放心,弟子行事也有分寸,绝不给恩师添大麻烦。”

申时行笑道:“你行事稳重,料想不会出大差池,当然这一番话,也是为了你好,这燮理阳四字你多思量思量。”

“是,恩师。”

没错,申时行方才这一大碗心灵汤。林延也没白喝,燮理阳四字,倒是令他想起申时行一个故事来。

历史上申时行致仕后,不免求田问舍,其中他想拓一下他的家宅。申时行的邻居是一个做梳子生意的梳篦主。申时行与这位邻居商量,但邻居不买帐,好说歹说坚决不搬。

过去致仕回家的官员都要买田扩宅,手段多为强取豪夺,经常闹出很大民愤来。

也有品德贤良之,如红顶商胡雪岩要扩宅时,遇到一邻居也坚持不搬,于是他就答允了,不搬就不搬,如此还传为佳话。

到了申时行手上,家提议让官府强买,或者强拆。当然以他的身份地位,搞掉一个小商是轻而易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