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1/2)

经筵宴上,林延与朱赓二相谈正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朱赓是绍兴府山,出自山朱武朱氏,乃越中名族。

提起绍兴府,林延丝毫不陌生,自己好几个熟都是绍兴府的,比如原福州知府陈楠,福建提学道陶幼学,以及福建巡按御史商为正都是浙江绍兴府

其中陈知府,陶提学都是林延的受知师,而林延与陶氏,商氏私也是不错。

特别是陶氏,陶提学提携了林延,是他院试时的老师,林延还是其侄,前南京礼部尚书陶承学之子陶望龄的业师。

陶家,商家二族也是绍兴的望族,朱赓的家族平也是有所往。

绍兴几个因科举而起的官宦世家彼此通婚是寻常事,朱赓的长嫁给绍兴状元坊张氏张汝霖。

这张汝霖乃张元忭之子,就是正与林延一并直内阁翰林修撰张元忭。

事实上朱赓,张元忭,还有一位罗万化少时皆阳和书院,同学于越中名师俞咨门下,后罗万化成为隆庆二年状元,张元忭成为隆庆五年状元,朱赓逊色一些,也是隆庆二年的庶常,一起进翰林院。

这三位同窗科名盖于天下之士,也成为绍兴府士子津津乐道的佳话。这关系就如同林延与叶向高,翁正春一般。

因此朱赓与张元忭结为姻亲也就不怪了,林延还记得张汝霖的孙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岱。张元忭所在状元坊张氏,其家族又与陶氏,商氏多有联姻,故而这几家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朱赓这盘根错节的关系可知,官场上的绍兴系势力有多强了。

而朱赓是个很重乡谊的,而听闻林延与陶氏,商氏的关系后,对他更是亲近。

朱赓道:“宗海,没料到陶望龄乃是令徒,其才学闻名于乡间,前番老家有书信来,说前福建巡按商为正有意将许给陶望龄,若是此事能成,真乃是天作之合!“

但见林延笑了笑道:“金庭兄有所不知,前两接到小徒来信,说已是与商家之成婚。“

朱赓听了顿时哈哈大笑道:“果真如此,这倒是要贺喜宗海你了。“

听了朱赓的话,一旁赴宴的朱赓夫笑着道:“如此说来,状元公与咱们家老爷也不是外啊!“

林延听了不由一笑道:“正是如此,若排辈分说不定我还要称朱兄你一声世伯呢?“

朱赓连忙道:“不敢当,不敢当,你我还是平辈相称就好。“

林延听了不由一笑,眼下二都在翰林苑任职,朱赓身份也不比自己高多少。

成为翰林,不一定能成为讲官,经筵讲官。就算成为讲官,经筵讲官,也不一定能成为内阁大学士。

但只要朱赓熬到了阁一,那就是一遇风云便化龙,从此二地位云泥有别了。这也是翰林风光与悲哀,没成为内阁大学士前,基本都无法闻达,大部分都是在翰林院里修一辈子的书。

还不如其他二甲三甲进士为官地方,或在六部衙门手握大权来得风光。

朱赓亦有几分不拿林延当外笑着道:“宗海,今汝得天子信任器重,听天子之意,也有几分拔汝为讲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林延自打进翰林院第一天起,就琢磨着如何进讲官,但他不能逢就吐露自己野心于是道:“我资历尚浅,恐无法胜任,且翰林院里那么多前辈在,论资排辈之下,我也不敢造次。“

朱赓听了笑了笑,举杯道:“宗海这么说就谦让了,来,先饮一杯。”

林延见朱赓的色,似其中别有话说,于是饮了一杯后问道:“金庭兄是否有什么教我?”

朱赓点点道:“某确有几句话说,但又恐浅言。”

林延立即道:“金庭兄你我既以兄弟相称,何必见外,恳请教我。”

朱赓犹豫了片刻道:“也好,你我借一步我说话。”

于是林延,朱赓离席往奉天门外走出,二借着出恭边走边聊。

走到紫禁城里,朱赓先问道:“宗海你与我说实话,眼下有何打算?是否有晋讲官之心?”

林延想了一下,自己需与朱赓打好关系,少不了得说些真话。

林延道:“经筵讲官,讲官乃翰林所望,小弟当然有此想法,只是我为官不过一年,资历太浅,恐怕几位阁老不会题请我为讲官。我想来等直内阁期满后,向学士直内书堂,再待三五年后就够了。“

朱赓不由摇了摇道:“宗海,你这么想就错了,你所担心恐怕是资历二字吧?”

“如金庭兄所言,正是如此。”

朱赓与林延先进了恭房,待出了恭房后。

林延取木瓢倒水给朱赓净水,朱赓边抹手边道:“大丈夫岂可持俗见,而束手束尾?宗海你可知停年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