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2/2)

辈参加考试,故而对籍贯这一块审查得很严。

你非在籍员在异地假冒异籍考试,这就是冒籍。所以林延寿听说林延要他在顺天府参加科举,简直不可思议,看着林延一脸你他娘在逗我的表

林延道:“延寿,这也并非难事,眼下三叔不是了商籍吗?你只需过继到他名下就好了。我可让你改作商籍参加顺天府之科举,若是院试中式,成为顺天籍的生员。“

改作商籍,是一种取巧的办法,要知道商四海为家,比如遍布天下的徽商,其子弟如身在外地,要返回籍贯考试是不可能的,所以朝廷允许商子弟以所在之地赴考。

当然林延除了让林延寿改作商籍,还是寄籍,改籍等手段,但寄籍和改籍都有不妥之处。

历史上清朝状元张謇是冷籍出身,冷籍就是三代以上没有取得功名,清朝科举规定,冷籍不得试。为了取得应试资格,张謇冒充皋县张家的子弟来赴科举。

张謇中了秀才后,皋县张家不断以此来要挟张謇,无止境地向其家里索要钱财,令张謇家里差一点倾家产。

所以还是商籍来得稳妥一些。当然外贸然改作商籍是不行的,但林延是什么,乃是京官。京师里多少京官,他们不是孤身一来赴任的,他们也有不少子弟随在身边,要他们这些的子弟再返回原籍考试,他们肯?

故而顺天府是士子们冒籍考试最多的地方,而且大部分都是京官子弟。官场上都是官官相护的,则法不责众的,对于京官子弟冒籍考试,朝廷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林延等于给林延寿指了另一条路,这让他倒是犯了难。林延故意道:“不过在顺天府你也不一定能中举,也无法参加会试,不似国子监,一气就能赴会试了。”

林延寿问道:“延,你之前不是说捐监出身被看不起吗?“

林延点点道:“不错,两条路摆在你眼前,你自己选,是捐监呢?还是改作商籍?“

林延寿心底很是挣扎了一阵,突然问道:“我听说顺天府考举比老家容易?“

林延微微一笑,林延寿还是蛮聪明的,看出了其中关键。历来科举冒籍的士子,一般出自三个省份,浙江,福建,南直隶。

为何是这个三个省士子最喜欢冒籍,难道三个省的读书都品行不行?并非如此,因为这三个省是科举上公认的死亡之组。

换句话说这三个地方,学霸多如狗,童满地走。你要想出,一定要是惊才绝艳之辈。如大名鼎鼎的徐文长,八次乡试不第,一生都中不了举。徐文长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所以这三省的读书削尖了脑袋,读书都没办法出,于是就打了其他的主意,那就是冒籍。家里有在京当官的,三地读书就想办法去顺天府考试,没有这层关系的,就去其他边远地区冒籍成当地士子参加考试。

有些边远地方,教化不兴,甚至能识文断字的就能考得上秀才。

仅以明朝而言,浙江绍兴籍的进士里,有三分之一都是冒籍,通过在其他地方取得功名的办法,再到会试中金榜题名。没错,冒籍的手段,放在今天说来,就是\&039;高考移民\&039;。

至于林延寿问在顺天府考试容易?还是福州就算府考试容易?

林延道:“都非易也,你若是不求上进,在何地都考不中,若是能发奋进取,在何地,功名对你而言也是探囊取物。“

林延这么说是想让林延寿不要以为换到了顺天府,就容易考上,考试还是要凭实力的。不要以为改个籍贯,你就能中式了。

林延寿听了林延的话一拍大腿:“既是如此,我主意已定,就在顺天府考秀才!“

林延点点,林延寿还是有心气的:“兄长,不必着急答复我,你还是再考虑考虑。“

林延寿负手道:“不用考虑了,在顺天府考试,我已鹤立群,功名探手可得!”

看来我的苦心白费了啊!林延心底感叹。(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