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九章 赐宴(1/3)
从礼部出来,林延回到翰林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说来林延为侍讲学士后,真心没有太多事。
詹事府不要想了,太子没立,没有出阁读书,那么詹事府的差事就是摆设。
唯一翰林院里,院事主要是张位在管,其余几位侍讲学士要么是值经筵,要么是值讲。至于林延
还未安排,当初申时行给自己许的是教习庶吉士。
不过差事下来要等殿试以后,天子才会任命新的教习庶吉士的学士,主持馆选。
教习庶吉士一般一任三年,这当然是一个美差,庶吉士李是可以出宰相,尚书这样的才的,所以庶吉士教官可以视作积累高质量
脉的捷径。
申时行用意,也是让自己在这三年里沉淀沉淀。
闲着无事,林延没有直接去内堂,而是去检修厅,这里也是当初自己修大明会典的地方。
这一科的庶吉士散馆后,检修厅少了很多。
上一任庶吉士经过三年教习,年初时授叶向高,周应宾,方从哲授编修。
葛曦,徐待聘,杨元祥,邓宗龄,季道统授检讨。
给事中五分别是,姜应麟户科,梅国楼礼科,邵庶兵科,胡世麟刑科,史孟麟工科
御史六吴龙征浙江道,沈权江西道,王之栋福建道,徐大化湖广道,杨绍程河南道,梅鹍祚山东道
部属二,甯中立礼部主事,刘大武兵部主事。
除了叶向高等八留馆,其余庶吉士基本都去科道任职,最差的就是分配到礼部兵部任主事。
在林延那一科,如顾宪成,董嗣成这几位二甲
几名,方才授六部主事。
但新科进士,要在该部观政三年方才正式授职。
可是庶吉士一散馆就是实授的主事,由此可见这一科庶吉士起点有多高。
林延有听说当年叶向高,吴龙征在馆选时,要争取福建进士唯一一个
翰林院的名额。
叶向高是林延支持,吴龙征是沈一贯支持。
最后的结果是,林延将叶向高保送进了翰林院。
但没料到沈一贯,同样牛,居然打
只取一
的规矩,将吴龙征同样送进了翰林院。
当然最后这一次留馆,叶向高得授第一名,授予正七品编修之职。
而原先馆选第一,季道统却授了第八名,只是授予从七品检讨之职。
原本的大热姜应麟,更是散馆任了给事中。
众翰林们有点怀疑。
叶向高是林延同乡兼同案,而季道统则在之前翰林院院议里顶撞过林延
,姜应麒则在同僚中对林延
数度表示了不满。
有些猜测,林延
是不是借此机会公报私仇,打击不和己者。
事实上……他们没有猜错。
不过姜应麟上疏,最后被贬为典史却真心不关林延的事。
当林延走进检修厅时,史官们都是上前见礼。
扫视厅内,见气氛有些异样,林延不由问道:“今
馆课是什么?”
新任编修方从哲主动答道:“回禀学士,今馆课是‘扶植国本疏’。”
所谓馆课,就是翰林院里教习庶吉士,新进不满三年的翰林的课程。
林延当年
翰林院,就
甲三
,翰林院也没有开设馆课这等待遇。
翰林院馆课都是以文章,诗词为主,但徐阶为庶吉士教习官后,主张馆课当以经世为重。
于是馆课一改虚浮之风,改为经世务实。如果说庶吉士是宰相的预备班,那么馆课就是预备班的课程,每月的馆课,庶吉士都要一篇稿子写上心得。
这扶植国本疏,是历经四朝的大臣林俊写了一封奏疏。
这奏疏其实与立太子无关,乃是当年他上书宪宗,冒死弹劾权监梁芳的奏章。这篇奏章后被馆课收录,被视为翰林们必读的奏疏。
林延当下道:“也好,既是如此诸位之前是如何议的,不妨说一说,本学士也参详一二。”
说完值堂吏给林延搬来一张椅子,端来热茶,格外殷勤。
但是众翰林们却是一阵静默。
“怎么你们方才没有在议吗?”林延看去。
季道统出面答道:“启禀学士,姜给事已是被贬为典史了,而今国本不立,我等无心于馆课。”
果然不出所料,林延放下热茶问:“所以呢?”
季道统决然道:“所以我等愿打算联名上书,求天子宽赦姜给事,此事还请学士成全。”
林延肃然道:“季检讨,你上书言国本已是不妥了,还鼓动其他翰林,将以私意加于众论之上,可乎?”
季道统道:“启禀学士,何为众论?礼也!立嫡立长,礼也!吾又何尝将私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