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学五子(2/2)
僧房里僧
正给他们煮着豆饭,
五
就在寺庙简陋的客房里,从马上要放榜的会试,然后聊到了国事,个
抱负,天下与家国。
五
想起会试后,他们中
马上云泥有别,又想到自己可能因此得中高第,又可能重读三年心
忐忑,但谈及胸中抱负时是谁也不肯相让。
这时袁可立突然提议如林延
叶向高那样,五
彼此立一个约定,看谁早一步及第,大,先着一鞭,一起振兴实学,并为国家社稷尽一份力。
袁可立一提众
都是击节叫好,几位年轻
意气相约,一并在寺庙之中以茶代酒结为知己,也就是后来名著青史的‘林学五子’。
他们在山间寺庙住了一夜,次
天还未亮,但觉雨粒敲窗,原来又下起雨来。
放榜在即,五
决定不留,当下乘着雨势冒险下山。
也是明庇佑,雨下了一阵即是停了,众
停在半山腰看去山间白云漫漫,吞吐于山林之间,这一幕令
胸中豪
万丈。
众
即兴赋诗,将来一切对于未来的忐忑抛之脑后,且互相赠诗彼此勉励。
然后见乌云四聚,五
又赶紧下山,到了山下遇市集方才脱困。
五
想起山间这一天一夜的经历,都觉得恍若隔世,到了市集时,正遇到徐国公府上豪
簇拥着一个公子出行。
这位公子要去山上赏春色,下面的鲜衣怒马打扮的豪
们在前面喝道,而老百姓躲避稍稍慢了就是一个鞭子过去,遇到的摊子就顺手推翻了。
五
大怒,袁可立上前为百姓理论,几
也是上前相护,结果袁可立,陶望龄,张汝霖都被抽了数鞭,幸而没有受伤。
几
大怒,正好遇到当地的衙役,这些衙役不由分说就将这五子一并押往县衙关押。
这五
关在县衙监牢之中,谈起前一
还是举子,昨
住宿于山寺,今夜却住了县衙大牢,
生境遇之妙也不过如此,谈起来几
不由大笑。
关了一天后,到了次
对方一问方知他们是应试举
,当下这些衙役连忙赔礼道歉。遇到这等前倨后恭的小
,五
也懒得与他们计较,又念着放榜之事当下雇了车赶到了京师。
离去之后,徐火勃倒是有心将五
在山间所作的诗,撰成诗集名为《山间偶得》,这诗集断断续续地刊行,随着五
的名声,以及
后的事迹而传遍天下,渐为天下读书
所传抄,不过这已是后话。
这时至公堂上,几位考官已是议定最后的名次。
而与此同时,林延
已是上疏辞官。
会试
场后第二
,礼部左侍郎林延
即上疏,称疾归乡。
天子下旨不允。
天下下诏令礼部左侍郎林延
为殿试读卷官,林延
再度上疏称疾请求辞官。
天子下旨不允,但允其辞掉殿试读卷官之职。
这时会试放榜,会元揭晓……
然后殿试,又过了数
,到了三月十七这一天,金銮殿前唱名。
天子照旧免朝,三百贡生金殿传胪,但却御殿。
故而主持大局的乃礼部尚书朱赓,但见他对着殿下立着文武百官,以及三百五十名名贡生大声念道:“朕惟自古帝王立纲陈纪,移风易俗,一禀于礼法使尊卑有等上下相承,然后体统正于朝廷教化行于邦国,所以长久安宁……
朱赓朗声念道:“贡士焦竑为万历己丑年殿试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贡士陶望龄为万历己丑年殿试一甲第二名,赐进士及第!”
“贡士吴道南为万历己丑年殿试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
……
“贡士袁可立为万历己丑年殿试二甲二十三名,赐进士出身!”
“贡士黄辉为万历己丑年殿试二甲二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贡士周如砥为万历己丑年殿试三甲二百二十三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
陶望龄与新贡士们一并踏着玉阶一步一步登上紫禁城城
。
身为榜眼,其余的同年都是一并向他道贺,状元焦竑,探花吴道南已是有三四岁,但陶望龄却是年纪轻轻,风华正茂,但见他拾阶而上,步步从容。
“林部堂恭喜你啊,老师是三元,两个学生都是会元加榜眼。”
“天下的风光都被你一
占了。”
“这是名师出高徒,我等是羡慕不来的。”
林延
远远地看着陶望龄,心中不胜感慨,但面对着络绎来贺的同僚却是道:“是皇上慧眼识才才是。”
众同僚一阵笑起,纷纷道:“林部堂过谦了。”
林延
闻言笑了笑,看着台上的陶望龄十分欣慰,而此时此刻自己也是要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