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李如松(1/2)

见过李三才后,考功司郎中**星返回京师。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星没有直接去寓所,而是先去了顾宪成的府上。

这一次顾宪成起复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当初宋为吏部尚书时就屡次向天子推荐顾宪成为吏部员外郎。

但是天子以顾宪成有前科为由不允。但众都知道这不是天子的意思,而是申时行的主意。

当时申时行与宋在吏部有些明和心不和。若非宋卒于任上,恐怕后来二要翻脸。

到了陆光祖为吏部尚书后,不断有官员在陆光祖面前推荐顾宪成。

但陆光祖一直没有出声,一直到了林延向陆光祖推举了顾宪成,许孚远二后,陆光祖在任吏部尚书最后的子里,打算将二提拔了。

但当时顾宪成却以在东林书院教书育的理由推拒不受,明眼都知道顾宪成是不愿承林延

陆光祖阁以后代执吏部尚书近月,然后又廷推南京兵部尚书孙为吏部尚书。廷推孙时,陆光祖正因为王锡爵辞去天子首辅任命的不安,故而不敢出门,更没有参与廷推。

故而孙这一次出任吏部尚书,朝廷官员们一致公推出来的。

孙的祖父孙燧,任江西巡抚时,正值宁王叛

宁王起兵前一,以生辰为名将宴请孙燧及江西文武官员。在宴上宁王托言太后密诏要江西官员随他起兵,但身为江西最高长官的孙燧第一个站了出来指着宁王的鼻子大骂,最后为国死节,极其壮烈。

孙之子孙如法,在天子欲册立郑贵妃为皇贵妃时上疏,最后被贬官。

因此孙这一次出任吏部尚书,既也因他清廉刚直为众官员们敬重,另外也有不简单的背景。

孙担任吏部尚书后发觉,陆光祖虽阁,但吏部不少官员都是他的心腹,比如文选郎中王教、员外郎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等都是陆光祖一手提拔上的。

孙没有说什么,而是向天子推荐了顾宪成等官员。

从宋,陆光祖,再到孙,接连推荐着顾宪成。顾宪成也因此名声大噪。

而顾宪成因孙推荐而颜面有光,最后将东林书院给邹元标打理,自己则是再度出山。孙将顾宪成视为心腹,任为考功司员外郎,让他与**星二主管考功司。

**星到了顾宪成的府上后,但见顾宪成在书房正披衣批改公文。

**星见此点了点,当即走进书房里。

顾宪成也不抬问道:“见过道甫了?”

**星道:“见过了,他现在可谓意气风发。”

顾宪成闻言抬起,提笔蘸了蘸墨道:“恩,那是当然。”

“你为何不见道甫一面。”

顾宪成道:“你也知道,我与他并没有。”

**星道:“当年你我道甫三一起在户部为官,大家还同在一舍编纂过《万历会计录》,怎说没有。”

顾宪成搁笔道:“此事我怎么会不记得呢?但是你想过我以后如何与道甫相处吗?”

“怎么说?”

顾宪成道:“道甫是王太仓高第,而我这一次起复,则蒙大宰冢的举荐。你以为王太仓为首辅后会与大宰冢和睦相处吗?”

**星闻言点点道:“是啊,内阁一直侵吞吏部部权,以至于阁重部轻。之前宋太宰即不安于任上,陆平湖为太宰时,铨权方重归吏部之手,但现在陆平湖阁后,恐怕吏部又要听令于内阁了。”

顾宪成道:“文选郎中王教、员外郎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都是陆平湖的心腹,而吏科都给事中钟羽正则是林侯官的心腹,有这二在,太宰行事多受肘制。”

**星闻言以为然:“不过陆,林二近来多受困扰,林侯官因征朝之事,不愿取代宋仁和为备倭经略而名声受损,而陆平湖因王太仓马上回朝,而自觉窘迫。他们现在是自顾不暇吧!”

顾宪成道:“那可不尽然,林,陆二对于大权都有染指之心,陆平湖揽权是为了自己,林侯官揽权是为了事功。只要二在朝一,都不会放过这侵夺吏部之权的机会。”

“再说我之前与道甫书信来往,他也对林侯官推行海漕抑制河漕十分不满。”

**星闻言立即道:“叔时你还说与道甫没有?”

顾宪成闻言笑了笑道:“道甫知我不满林侯官,我也知道道甫不喜此,大家在此事倒是可以聊上两句心底话。”

**星道:“不成,不成,叔时,我可不许你对付林侯官。再说了他对你我一直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当初他还一再在朝堂上推举你。”

顾宪成冷笑道:“此为蜜腹剑也。梦白,现在的林侯官已并非当年那个死谏天子,为民请命的林侯官了。他自拜礼部尚书以来,身居高位,暮气沉沉,醉心于权谋之中,打着变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