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坑(2/3)

志皋来到明黄色的帷幄前向天子见礼,却听帷幄后天子道:“起来吧,将这撤了,其他都退出去。”

天子声音有些疲倦,侍者将帷幄撤下后,赵志皋,林延看见天子躺在一张锦榻上。

但见天子确实脸色十分苍白,发福的身体上正在冒虚汗,说龙体欠安那还真不是假话。否则李如松,魏学曾立了这么大功劳,怎么说也该见一面才是。

侍从给赵志皋搬了张矮凳后退出了暖阁,林延搀赵志皋来此后立即知趣地道:“臣先告退。”

天子道:“林卿留下。”

“臣遵旨。”林延说完屏息静气地站在一旁,看赵志皋如何君前奏对。

以往张居正在位时,说是首辅更似摄政,林延没从其中学到什么技巧。

而前任首辅王家屏,那不叫奏对,那叫当面怼啊,当面顶撞皇帝分明不想了。

唯独申时行十年宰相,他的功夫有一半都在君前奏对上了。申时行离京时送的召对录,林延可是认真的读了,从中是获益匪浅啊。

但见赵志皋已是喘匀了气道:“老臣久不奉天颜,今见不胜庆幸。”

天子闻言点了点

赵志皋又道:“陛下,老臣起了一篇文章恭贺陛下这一次平定宁夏。圣王御世有文治,必有武功,文以敷治平,武以定祸。盖世不能以常治,而贵于易以为治,时不能以久安,而贵在于转危为安。”

“宁夏为中国之要地,逆贼父子,以亡虏归降,受恩重,竟然忘恩负义,造反之后据城自守兼有轻视中原之意,并吞全陕之心,恭惟皇上,赫然震怒,调七镇之勇士,而给以内帑,剿灭此獠。三军用命,如驱犬羊,刀锄腐鼠,元恶就擒,有嘉折首支义。今捷书已报,露布再传,喜动九重,欢腾四境,告慰祖宗明,江山万民!”

林延闻言心底佩服,赵志皋这文章写得有文采啊!

首先宁夏之役,起因在于朝廷拖欠九边军饷,以及巡抚党馨处置不当,但赵志皋这么说就成了‘时不能久安,而在转危为安’。然后又将平定宁夏的功劳都推在了天子的身上。

天子闻言当然欣然接受,脸色好看许多:“先生有心了,这宁夏之平定也离不开先生的运筹之功啊!”

赵志皋连忙道:“老臣哪里有微功,都是仰仗皇上的洪福啊!”

说到这里赵志皋道:“宁夏之事前三边总督魏学曾因玩寇之罪已拿下狱,因陛下念学曾为忠义老臣,在军中动劳数月,又收复西河五十余堡得以宽宥免其罪责,由锦衣卫至刑部论处。现在刑部已是复奏,功过相抵,魏学曾以原官致仕,还请陛下定夺。”

林延在旁听到这里知道赵志皋之所以要力保魏学曾,是因为魏学曾是清流中的名臣,若不保下他,未免在朝中大失威信,官员也会认为他在皇上面前不作为。

天子这时候笑了笑道:“这功魁罪首,朕胸中早自有定夺。这魏学曾嘛,虽是缓师延误军,但宁夏终是平定了。朕念在卿的面上,准了。”

赵志皋大喜道:“陛下令魏学曾复生于大造之中,老臣亦鼓舞于光天化之下。老臣除了抄写圣谕兵,刑二部外,所有发下御札一道,谨尊藏阁中,以昭皇上虚怀盛美。”

天子闻言笑了笑,甚是舒畅。

林延在旁虽是默不作声,心底也是想到,这赵志皋平看起来老态龙钟的样子,但没料到这君前奏对可以啊。

不过自己出乎意料倒是无妨,最重要是天子的看法。

以前赵志皋是申时行推荐上来,天子眼底这七老八十赵志皋,肯定是才能平庸,预备拿来作为首辅的过渡选,将来还是要班给王锡爵的。

但这样一位不起眼的老子,在王家屏走后,在内阁里勉强搭起班子来,并还打赢了宁夏一战,实在是令惊喜。

天子道:“朕今御皇极门时,看内阁在侍班离朕甚远,先生升阶于殿檐滴水站立。林卿以为如何,此合乎礼制吗?”

天子询问就是以后内阁在皇极门侍班时,可以离皇帝近一点,这是一等恩遇啊。

话说到这里,林延都是从旁旁听,也不知天子召自己来陪听是什么用意。但听天子询问,林延当然会锦上添花地道:“一切恩典皆出自陛下,臣绝无二话。”

天子闻言点了点道:“以后就这么办吧。”

赵志皋有些老泪纵横道:“陛下恩典,升臣阶级,瞻天咫尺,就光华,臣不胜敢戴天恩。”

这一番君前奏对可谓十分圆满。

这是赵志皋身为首辅以后第一次与皇帝说私话,二都相处的十分愉悦,看来以后……以后自己不能再在心底看不起赵志皋了。

按道理,赵志皋,林延是可以告退了。

但天子却道:“朕今在皇极门接受百官朝贺时,身子倒是无恙,但行献俘之礼,朕登午门城楼,一阵疾风吹来,顿令朕有些晕目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