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皇长子讲官(2/2)
天子道:“这朕还需想一想。”
赵志皋道:“若是明年正月,那么已不足两个月,陛下丝毫迟不得啊!”
天子道:“等王先生回朝,朕自会下明旨,是了,那么讲官的选,两位卿家不妨向朕荐举?”
赵志皋道:“这太子讲官历来都是出自詹事府,臣久不在宫坊供事,已不知当今后生俊杰,不如由礼部尚书举之。”
林延心道,赵志皋,好
啊!不过还是要给你剥橘子的。
天子点点道:“林卿推举必是妥当。眼下你心底可有什么
选?”
皇长子讲官,就是潜邸讲官,阁拜相的高速通道。而且若是能够得到皇太子,也就是将来皇帝的信任,只要皇长子登基那么你就是张居正,高拱那样说一不二的宰相。
林延在心底搜刮了一番,这向皇帝推荐讲官
选,也是很有技巧的事
。自己推举的
,会不会让陛下以为是自己的私
呢?或许让天子以为自己有意在皇长子身边安
自己
。
万一将来天子与皇长子对立,自己必受牵连。
这个时候,林延想起了申时行要推荐赵志皋,张位
阁,而不是推举自己的私
朱赓,沈一贯。
但是为了避嫌而不推荐私,却也不是林延
为官一直以来的风格。
林延当即奏道:“臣以为皇长子讲官非信任可靠之臣,博才鸿学之士不可胜任,但何等之臣可称二者,臣愚昧还请陛下明示!”
天子笑了笑道:“林卿但说无妨,拣好用的即可。”
林延当即道:“臣奉旨陛下即说拣好用的,那么臣私以为皇长子睿龄向长,视之小学蒙养之初,必须倍加功课,方有进益,执事官员必须
番用足,否则必然误事。”
“故而臣请配翰林官十名为皇长子讲官,这其中选,臣以为有侍讲学士孙继皋,盛讷,国子监祭酒萧良友,洗马李廷机,修撰唐文献,焦竑,编修陶望龄,邹德溥,全天叙,检讨箫云举。”
林延一
气说了十名官员的名字,顿时令天子,赵志皋都吃了一惊。
一般而言皇长子出阁读书配个六名翰林也就差不多了。但是林延一
气推举了十
那是什么意思?
天子,赵志皋不由揣摩林延一下子推荐这么多
的用意。
从这些的名单里,虽有林延
的门生,但大多的
说起来其实都不是林延
的党羽。
天子缓缓道:“林卿所举会不会太多了。”
赵志皋有些明白了,六名讲官当然不如十名讲官,以后天子若是要找皇长子的麻烦,那么十名讲官分担的责任,肯定比六名讲官来得多啊。
但是……但是林延所推举也值得商榷,比如孙继皋,盛讷年纪都是偏大了,至于剩下的
之中,唯独只有一个李廷机算得上是林延
的私
。
难道……难道林延要将其他的门生都放弃,将来重点栽培李廷机来作继承自己衣钵吗?而不是传闻中的方从哲,孙承宗?
这时候林延已经答道:“回禀皇上,豫教乃是国之大事,只怕荐得
少,不怕荐得
多。”
天子抚着自己的肚子,想了想道:“朕记得侍讲孙承宗德才兼备,为何林卿不举他?”
面对天子这么问,林延毫不犹豫地道:“臣举孙承宗,怕天下官员言臣有私啊!”
林延说完,天子当场失笑,肥厚的肚子是一颤一颤的。
“林卿也惧众议吗?”
“臣非圣,怎么能不担心。”
天子听林延这话却寻思出另一个意思,林延
与孙承宗彼此果真心底有隔阂。
天子当即道:“朕以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此可谓公矣。林卿即是礼部尚书当以皇长子的学业为重,怎么可以怕别议论,而不推举适合的贤才呢?”
“朕以为孙承宗这个可以胜任。先生以为如何?”
一旁赵志皋道:“老臣以为礼部尚书举妥当,老臣附议。”
天子点点道:“那么讲官
选,朕已经知道。今
之事,你们先不要泄露半点
风,一切等王先生回朝后就会有明旨,朕不希望内阁中再出一个王家屏。”
当年王家屏为首辅时,曾把天子要皇长子出阁读书的谕,公然告诉百官,这事令天子十分不高兴。这也是天子对王家屏失去信任的开始。
对于林延和赵志皋而言,这点分寸当然是有的,当下二
一并称是,然后告退离开了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