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火地岛之行(下)(1/2)
 天气虽然寒冷,陆铭的额
上依旧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这是被这群狂热的印第安“购物狂”吓的,幸好这帮印第安
没有歹意,纯朴的他们似乎只是单纯前来
易。 
 此时
易已经结束。看着脚下到处摆放着的兽皮、风
的兽
、动物骨骼与牙齿等
七八糟的物件——哦,还有一匹黄色的骆马,陆铭稍微感觉有些
疼,这些玩意儿都怎么处理啊。说实话,这些印第安
都还算厚道,至少他们没有白拿大家的食盐,而是拿出他们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来
换。可问题是,这些“最珍贵的东西”对陆铭他们来说可着实是没多大用处,相反还是个累赘。 
 唉,就当花钱结个善缘吧。至少没有和这帮印第安
搞成敌对局面,这样就已经不错了,陆铭有些忧伤地想道。 
 和印第安
的这场意料之外的
易只持续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印第安
易走了众
所携带的大部分食盐,对于食盐之外的东西他们则看也不看。半个小时候后,收拾利落的陆铭支队又开始上路了。他们扔掉了那些形怪状的骨骼与牙齿,
则留了一部分外表看起来不是那么可疑的,兽皮则全部留了下来。炊事兵马蒂亚斯将这些物品分门别类打包起来,然后往那匹黄颜色的骆马身上一放。还好这些东西不重,骆马只是不满地叫唤了几声。马蒂亚斯倒是哈哈大笑,他对这件活的
换物品是相当满意,因为这意味着他不再需要背负铁锅、马勺等沉重的物品了。 
 中午时分部队停了下来。在命令士兵们就地休息准备午餐后,陆铭带着几
登上了旁边的一座小山坡。山坡高度并不高,看起来也就七八十米的样子,正对着大海的一面是峭壁,对着内陆的一侧却有一定的坡度可供
攀爬。 
 山顶面积不小,不过却缺乏供
避风的天然掩体,而且由于这是石质山体,不易挖掘工事,所以陆铭看了一会儿后就放弃了,这个地点不适合作为秘密观察哨。 
 吃过午饭后继续踏勘,一行
顶着小雨与狂风,在丘陵山间蹒跚而行。到下午四点多天色大暗之时,陆铭终于确定了两个适合用作建立观察哨的场所。 
 “这两个地点相距并不遥远。西边的那个有天然石窟,稍加修整就可以作为不错的观察点;另外东边的那个则地势开阔、视野良好,山顶还是泥质的,可以开挖工事。”陆铭喝了一
酒,稍稍驱了驱身上的寒气后说道,“观察点就定这两处了,这里距离麦哲伦海峡东出
只有不到两天的航程,时间上来说也刚刚好。只要我们及时把消息传递出去,海军就会立即出动,在海峡出
处将西班牙
的船只一举击沉或俘虏。” 
“消息怎么传递出去?”
 “按照出发前的预案。白天的话就用信号旗,你们明天去找一些高大的木杆,然后在观察点靠内陆一侧的山下寻个固定地点将杆子树起来。马蒂亚斯,一会把我们带来的那些彩色的小旗分给大家。如果发现了敌
就把小旗挂到木杆顶端去,这样下一处的
就明白了,然后他们再依照同样的方法,接力把信号传递出去。晚上的话就点火堆传递信号,注意了,你们选择的传递信号的地点一定要地势开阔,适合别
从远处观察,每个信号点一经确定后就不得更改。” 
 “晚上火光能传递很远,这个很容易观察到。但是白天的话观察信号旗帜却不太容易,有时候雨雪或者
天都可能
扰我们的视线,即使有望远镜也可能会看不清,在这种
况下该怎们办?”有
提出疑问。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在这里郑重地提醒大家,如果你们看不清或者无法确认你的上级信号点有没有向你传递信号,那么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敌
。”陆铭严肃地说道:“这种
况下顶多放过一些走运的西班牙船只,我们并没有多大损失。但是如果一旦误传信号,海军就可能遇上敌
的大船队,导致蒙受损失。” 
 众
听了后纷纷点
,这件事
确实马虎不得。 
 第二天一早,留下一部分
在两个瞭望观测点修整工事后,陆铭带着剩下一部分
开始按照地图在附近确定信号传递的路线。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他们必须不停地在山间与
地上来回行走,以确定最佳路线。从海峡内的瞭望观测点到大火地岛东北侧海岸,整个信号传递的距离超过三十公里,中间要安排7-10个信号传递中继点。如何才能更有效率地传递信号,这确实需要大家仔细研究与努力的。 
 折腾了好几天,终于是确定了整个信号传递的流程和地点。陆铭和众
讨论了一下,最后决定每个信号观测点留六个
,分成三组
流观察;此外,中间还设立了8个信号传递中继点,每个中继点留两个
;两者相加总共需要安排28
。 
 
手和地点确定后,陆铭把手
带来的一批望远镜分发了下去,接下来大家便带足装备和食物,四散而去。他们将在这里坚持工作到任务取消或者战争结束。至于这套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却又很脆弱的系统运转起来效率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